当前位置: 首页 > 版画 > 《巴别塔》或《通天塔》 The Tower of Babel

浏览历史

《巴别塔》或《通天塔》 The Tower of Babel

《巴别塔》或《通天塔》 The Tower of Babel

prev next

  • 商品货号:ECS002359
  • 商品品牌:温钦画廊
    商品重量:0克
  • 商品点击数:675
  • 市场价格:¥3640元
    本店售价:¥2800元
    注册用户:¥2800元
    VIP:¥2660元
    特殊会员:¥2660元
    用户评价: comment rank 5
  • 商品总价:
  • 购买数量:
    购买此商品可使用:2800 积分

商品描述:

商品属性


 

 

 

 



作品名称:《巴别塔》或《通天塔》 The Tower of Babel
作品作者:彼得·勃鲁盖尔 Pieter Brueghel the Elder(画于38岁时)
版画尺寸:100x72.5cm (可以定制其它尺寸)
作品材质:英国进口油画布 (有内框)
印像工艺:博物馆收藏级艺术微喷,德国克鲁斯、日本爱普生艺术扫描、微喷;
制作单位:2018年中国印刷业创新10强,先后获得中文发、中国印研所、科印传媒联合举办的《数码印刷在中国》大奖赛 3个金奖、4个银奖、6个铜奖。
原作尺寸:155x114cm
原作材质:橡木面板
创作时间:1563年
现收藏地:维也纳美术史博物馆,是镇馆之宝

 

彼得·勃鲁盖尔 Pieter Brueghel the Elder简介

 

彼得·勃鲁盖尔是16世纪尼德兰地区最伟大的画家。一生以农村生活作为艺术创作题材,人们称他为“农民的勃鲁盖尔”。他善于思想,天生幽默,喜爱夸张的艺术造型,因此人们又赠给他一个外号叫“滑稽的勃鲁盖尔”。他的代表作有《运十字架的基督》《雪中猎人》《通天塔》等。

 

彼得·勃鲁盖尔(约1525~1569)是尼德兰著名的农民画家。生于荷兰北布拉邦特州的勃鲁盖尔村。他的第一位老师是长于彩色玻璃宗教画的凡·阿尔斯特;后来又向安特卫普一位重视民间版画的出版商兼画家考克学习,后者给他的影响颇深。1551年,勃鲁盖尔从师学艺期满,成为安特卫普画家公会的会员。从1552年起,他游历意大利、法国等地,以求广阔博见。翌年冬回到考克的画店工作。1563年,勃鲁盖尔和他第一个老师的女儿马莉结婚后,移居到布鲁塞尔,在那儿一直到大约44岁去世。在布鲁塞尔的五年多时间,是他创作的最旺盛时期,也是他艺术的黄金年代。

作品内容

《巴别塔》(Babel,一译《巴比伦塔》、《通天塔》)故事见于旧约《创世记》第十一章:传说挪亚在洪水以后,东迁到示拿,并在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之间发现了一块大平原,就在那里从事生产,繁衍子孙。那里土地肥沃,日子也过得越来越兴旺,后来成了人口众多的城镇。因为祖先们被洪水冲怕了,担心再遭水灾,决定动手修筑一座通天的高塔,以防水患。他们学会用石料、烧砖与石灰等材料建造高大建筑物的技术,很快把塔建得越来越高。这座高塔的计划是很庞大的,要能容纳全城的人,高度就必须达到天顶。

上帝耶和华得知此事,决定亲临人间看个究竟,当他见到塔身后,又惊又怒,心想,刚刚繁荣起来的人类,就有如此高超的本领,将来高塔直通到我的宝座如何了得。他决定施神术搅乱示拿人的语言。这样,正在建塔的示拿人彼此不懂对方的话,工程便无法再进行下去,并且发生了许多纠纷,结果是塔未建成,弄得一片混乱。最后,大家只得按互通的语言为群散居各地。人们丢下工具和材料,承认这是渎犯上帝的一种惩罚。这座建了一半的塔,被称为巴别塔(在古希伯来语中为变乱之意)。这是基督教解释世界各民族语言来源的故事,而画家着重于描写建塔后所造成的混乱局面。




创作背景

1563年,勃鲁盖尔移居布鲁塞尔,同年,他便创作了这一幅以圣经为题寓意深刻的杰作《巴别塔》。正如我们前面所述,这种题材属于他的第二类作品。这类作品往往选用恰当的圣经故事以影射现实世界的纷争。

作品赏析

1563年,勃鲁盖尔移居布鲁塞尔,同年,他便创作了这一幅以圣经为题寓意深刻的杰作《巴别塔》。这类作品往往选用恰当的圣经故事以影射现实世界的纷争。

 

画家以宏大的构图来描绘通天塔(又名“巴别塔” ),以云雾拦断显示通天塔之高,以风俗画手法描绘人与物、人与环境的关系。画家以细密画的技巧功力,描绘了众多有情节性的人物活动,借以揭示人战胜大自然的力量。画家在这一幅圣经寓意画中表现了“天意”与人在改造世界时的不可调和性,人与自然的斗争具有英雄气魄,同时也充满悲剧性。



为了表现通天高度的巴别塔,勃鲁盖尔以宏大的构图来处理这个富有幻想意味的场面。他不仅精心描绘了众多的人物,还在塔顶处用云彩拦腰截去一个顶部,并在云层上画了一个隐约可见的塔顶,以示塔已建到的可怕高度。塔身坐落在海边,右角临海滩处还有停靠的船只。远处是密集的房屋,它展现出一片豪阔畅心的平原风光。示拿人的建塔总监带领了一班卫士正前来督查停建的真相:吵个不休的工匠们都已散去,仅少数几个留守等候着总监的光临,其中一个向总监跪下,在说明事故的复杂性,但看来他的话也使总监和卫兵们无法听懂。在塔身的正前方,有一处“塌方”,局面显然是不堪收拾的。


画家凭细密画的技巧,在塔身每一层上都画着密集细小的建筑工人与车辆形象。这座塔的每一层内部都是一个整体,彼此又挤得很紧。为了追求这种巨大与繁乱的绘画效果,勃鲁盖尔有意拉开了人物形象与塔身、大自然等的比例距离,从而显示出“工程”的伟大与艰巨,也更显示出人类的创造性力量。在揭示人战胜大自然的压力方面,画家强调的是狂想性色彩。这一幅圣经寓意画所具有的审美价值,就在于它巧妙地突出了“天意”与人在改造世界时的不可调和性,实质上乃是旧瓶新酒,歌颂人类的新生活的代价,但它面临的是充满着悲剧的代价。这是这位画家的人文主义思想的又一表现。此画为114×155厘米大,现藏于维也纳美术史博物馆。

 

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坐落于维也纳环城大道中心路段的玛利亚·特雷西亚广场,著名的霍夫堡皇宫与其相对,构成了一处别具特色的景致。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是全世界第四大艺术博物馆之一,它的内部珍藏着无数人类历史中的瑰宝,浓缩了欧洲艺术史的精华。

该博物馆共有五大部分组成,埃及和东方,古典艺术,绘画,雕塑以及装饰艺术,鲁本斯、伦勃朗、丢勒、拉斐尔、提香等著名画家的作品,也都被珍藏在这座艺术博物馆之内。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座伟大的艺术史博物馆中,有一幅画作十分出名,它便是《巴别塔》。巴别塔又名巴比伦塔,是传说中新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主持修建的一座高塔,在希伯来语言中,“巴别”意味着“变乱”,而巴别塔也是人类欲望膨胀至极限的代指。《巴别塔》油画的作者,是著名的画家勃鲁盖尔,他于38岁时创作了这一幅油画,映射现实世界与理想世界之间的纷争。

《巴别塔》的内容究竟是什么?这还要从欧洲神话故事说起。在《创世纪》一章中,曾描述过一场可怕的洪水,这场洪水过后,人们从劫后余生的惊恐中摆脱出来,但是却仍对上天心存畏惧。为了能够彻底消灭人类对于洪水的恐惧,新任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决定,为子民建造一座通天高塔,将所有人都聚集在一起,不再受到洪水之灾。

以上就是人类建造巴别塔的背景,而正是这一有趣的故事,被博鲁盖尔描绘的淋漓尽致。在《巴别塔》中,一座巨大的蛋糕形高塔十分显眼,在其顶部上方,居然出现了飘散的云朵,凸显了巴别塔的高大与雄伟,甚至呈现出突破天际的既视感。巴别塔的塔身部分,正好坐落于大海边,在右角临海滩处,同时还停靠有很多船只,而远处是密集的房屋及草原,也暗示了此地为人类聚居区。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塔身正面的上方,明显出现了一处塌方,而画面左下角的一群人,应该就是建塔总监与工程负责人进行对话,但是很明显,从他们的表情来看,双方似乎完全不能交流,应该是语言不通所导致。

《巴别塔》是一幅巨大而又纷繁的艺术作品,但是从本质上来看,它更是一幅妙手偶得的佳作。在这幅著名画作中,勃鲁盖尔不仅为我们带来了视觉上的冲击,而且还在其中诠释了三项“原罪”。

原罪一、崇拜偶像之罪。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建筑学是一门科学技艺,当建筑学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人们便会对其顶礼膜拜、疯狂依恋,而这恰恰是一种原罪。人类社会的进步依靠科学技术,在崇拜科学技术的同时,人类也随之走向繁荣。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而言,如果对一件事崇拜迷恋到无可救药的地步,同样也会出现灾难性的后果。例如,秦国统一六国之后,秦始皇疯狂迷恋武力,并派遣数万名劳工修建阿房宫,最后只能落得一个“楚人一炬,可怜焦土”的下场。

原罪二、骄傲之罪。

人类与其他生物一同生活在地球上,但是我们却站在了食物链的最顶端,成为了真正的主宰者。正是因为地位的迅速崛起,人类也开始逐渐骄傲起来,而往往骄傲便是失败的前奏,令人无法察觉。国王建造通天巴别塔,无疑是一种对上天挑战的行为,这种做法逾越了神与人之间的红线,越轨逾矩是神无法容忍的挑战行为,由此人类也受到了被改变语言的惩罚。

原罪三、僭越之罪。

在古代阶级社会中,人需要被分为三六九等,而神更是凌驾于人类头上,具有不可动摇的统治地位。巴别塔的修建,无异于是对神明权威的一种挑战,而这种挑战却是愚蠢的。本该生活在土地上的人类,总是梦想着生活在天上,这种想法既脱离了问题的本质,又破坏了固有的规则,僭越之罪可能是三项原罪中最可怕的一项罪名了。

谈到这里,我们还要补充一点,其实关于巴别塔,还有一个传说要补充完整。《巴别塔》内的的大面积坍塌,其实只是工程修建的漏洞,而非上天的惩罚,上天只是巧妙的降下诅咒,令原本使用一种语言的人们出现语言障碍,分化出各个语种,继而令其不能完全沟通,阻止巴别塔的继续修建。

总之无论如何如何,《巴别塔》都是一幅充满寓意的画作,它为后人留下了前人的智慧与人生感悟,同时也为后世提供了警示与规劝。

 

用数码版画的形式来呈现原作,初期是一些博物馆出于保护艺术品的目的而兴起的做法。譬如法国巴黎卢浮宫博物馆、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俄罗斯艾米塔什博物馆等,都在采用数码版画作品来代替大师原作进行日常的展出,防止原作在展鉴中损坏或失窃。运用专业的颜色管理配备与颜色管理技术,传统的方式无法取得这样饱和的颜色和锋利的边线,底板也有着新颖亮丽的美感,精准完美的呈现原画作的精髓。

商品属性
[尺寸(厘米)] 100x72.5cm
[有无框] 有内框

商品标签

购买记录(近期成交数量0)

还没有人购买过此商品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用户评论(共0条评论)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用户名: 匿名用户
E-mail:
评价等级:
评论内容:
验证码: captc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