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简历
雷凌华
1971年出生于湖南湘江源,现居北京,职业画家,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首届壁画高研班(师从:侯一民、李化吉先生),中国壁画学会会员、中国建筑学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辽宁分会会员、中国国家美术院理事、中国艺术创作研究院副院长。
2015年10月荣获“我爱丹青”首届全国中国画大展金奖
2015年10月参加“继绝向壁”全国巡展--中国美术馆及沧州站
2014年10月《老腔》入选第三届全国壁画大展
2013年4月参加”艺术北京” 国际艺术博览会
2013年3月参加广西南宁“南辕北辙”国画三人展
2012年受邀复制阿尔寨石窟全部壁画并被博物馆整体收藏
2011年11月“宋庄夜话”公益论坛发起人之一
2011年10月参加宋庄艺术节“脉搏脉象”展
2011年参加北京市通州区纪念建党90周年展
2011年参加沈阳市纪念建党90周年展
2011年4月参加”艺术北京” 国际艺术博览会
2010年10月《种植实验》参加中国油画艺术沙龙第一会展
2010年9月参加上海国际艺术博览会
2010年参加“东北三省新锐艺术家邀请展”
2010年参加首届中国农民艺术节。博艺宋庄—北京画家村落集群艺术展
2009年12月参加798“未了”画展
2009年9月《0c (南方)》入选全国第十一届美展
2009年9月《0c (南方)》入选全国第二届壁画大展
2009年9月《抗震壮歌》入选全国第十一届美展并获银奖(参加作者之一)
2009年9月《抗震壮歌》入选全国第二届壁画大展并获大展大奖(参加作者之一)
2009年5月《抗震壮歌》在中华世纪坛展出,原作被国家博物馆收藏,同时陶瓷壁画被四川都江堰地震博物馆收藏 (参加作者之一)
2008年《告别北川》参加798《从南到北》十人联展
2007年《温室》参加“未了。。。。”在央美美术馆展出
2007年《谣变》陶艺展在在央美美术馆展出
融古铄今绘华美——雷凌华的壁画世界
文:王绍军
《历代名画记》中谈论古文字、图画的起源时说:“是时也,书、画同体而未分,象制肇创而犹略,无以传其意,故有书;无以见其形,故有画”。书画同源,可谓华夏大地五千年璀璨文明之滥觞。书法的本体是文字,文字起源于象形符号的实用记载,其时的金石篆刻与其说是文字不如说是一种图画表达。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古老的象形符号正是壁画的延伸。据悉,世界上最早的壁画发现与西班牙埃尔-卡斯蒂略洞,距今至少已有4.08万年。壁画是最原始的绘画形式,作为人类历史的另一种表达与见证,以其华美瑰丽震撼世界,以其直观意向承载得以传承。佛教自汉传入中国后,在魏晋南北朝得以迅速发展,壁画艺术成为佛教传播的重要形式。无论是敦煌、云冈、还是龙门、法海寺,各种寺庙与石窟壁画见证了佛教壁画题材成为我国古代壁画的最高成就,也诠释了壁画艺术作为世界顶级民族艺术的璀璨魅力。
雷凌华的壁画大多以佛教题材为凭借,延续了古壁画斑斓瑰丽的特征,风格粗犷,简中窥细,袭古而弥新。其壁画借鉴了西方油画的亚麻布,反复涂刷在木板上犹如镶嵌,光洁如一。他的壁画借助于新时代架上绘画的展现形式,让中国最古老的石窟壁画艺术从恒定走向流动,从宫廷庙宇走向民间万家灯火。雷凌华古朴而庄严的壁画世界,总是能够给观者一种流连忘返的惊喜,那点点滴滴如屋漏痕的晕染,是无数通往神明的众妙之门。
中国画的本质在笔墨。笔为骨,墨为肉,而对于雷凌华笔下的当代壁画来讲,勾线为笔,矿物质颜料为墨,尽情挥洒,其神韵风骨呼之欲出。他的线描简练豪放,与画面肌理晕染相呼应,在不经意的设色对弈中流露出笔墨的相濡以沫浑然天成。
楚启恩先生在《中国壁画史》一书中有云:“形象取自于自然,而又不同于自然界的真实形象,这是现实与理想的结合,是高一层的艺术表现手法,是我国佛教壁画创作中所常用的形式。”直面雷凌华的壁画作品,于一片重彩晕染中,我们似乎能够听到远古的金石镂刻之梵音,然透视画面人物形态与配饰又会为它扑面而来的新时代风貌会心一笑。在色彩上,雷凌华的壁画在吸收工笔重彩写实的基础上,又融入了西画色彩的影响,突破了装饰性色彩的范围与线对色彩的限制,丰富了工笔画色彩中色调的内容。
譬如他的壁画作品《乘龙财神》,其原型是藏传佛教里的黄财神,人物贴金点缀醒目,彰显富丽与尊贵的同时,传神的线描简约秀劲,勾勒出黄财神豪迈怡然的风采。娴熟的晕染过渡让画面更加通透而生机涌现,如此种种,一股浓郁的东方神韵便扑面而来。细看其画面构图,财神乘龙的故事让人耳目一新,画面背景隐约弥漫的青绿与祥云如梦如幻。黄财神的造型已经一改藏传佛教画面里的怒像,左手持瑞兽,右手持如意,变得富态饱满,笑容可掬。黄财神佩戴的吉祥饰品不但有充满历史烙印的货币,还有当下时尚的银行金卡。在雷凌华笔下重新演绎后的黄财神,袒胸露腹,多了一份弥勒佛的“欢喜大度”,这不正是要告诉我们佛门熏修的第一步需要包容欢喜么?做人惟有这样的心态来管理自己的情绪,才会有更好的因缘与财运。在壁画《才子》里,线描粗犷野逸中不乏沉稳传神,人物皮肤肌理的晕染自然通透,简约大色块的对比增强了作品意境表达轻盈欢快的氛围。何谓“才(财)子”?送财送子也!金黄色的背景直奔主题。布袋和尚身背“福”袋,与小孩童真嬉戏相映成趣,令人不禁想起“诗不求工字不奇,天真浪漫是吾师”的真如情趣。用佛家的因果关系来理解,,如果说“幸福富足”是“果”,那么“大肚(度)、和谐、欢喜”则是“因”。
艺术是一门宗教,也是一门哲学,真正的教徒不会只停留在恪守某项仪轨,而是会深刻地去体悟它的教义并做到知行合一举一反三。禅宗讲真空妙有,空即是色,前者是本质,后者即现象。两者之间,乃缘的促发。所谓缘,乃天机,机缘可遇不可求,等候机缘,是耐得住寂寞的内功修炼,就像鸡蛋欲孵化时,母鸡用嘴啄敲蛋壳,小鸡破壳而出见证生命的奇迹。作画亦如此,每一次壁画的创作过程,是一次古今历史的对话,那一抹抹天然矿物质颜料的铺设,是人与自然的融合;那一个个神灵在笔下跳浪通脱地涌现,是千百次胸有成竹孕育后的生发。当艺术之门訇然洞开,文明从此诞生。
雷凌华写实功底扎实,而对中国传统壁画的深刻认知要得益于壁画界泰斗侯一民先生的指引,也是对壁画的综合体验与审美升华让他对油画、水墨、书法、雕塑的把控越发游刃有余。
为了让自己更深入地贴近传统,与古人做一次更近距离的对话,他开始用矿物质颜料一比一等大临摹“法海寺壁画”,目前已经完成了两幅,相当于整体的七分之二。此举是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与保护,也是国内迄今为止最接近原作的“法海寺壁画”。
艺术来源于生活,更应回馈于大众,因为“法海寺壁画”的成功临摹让他结缘到内蒙阿尔寨石窟所属政府的信任。2012年,雷凌华受邀修复性复制阿尔寨石窟全部壁画并被当地博物馆整体收藏,他执笔见证的是几千年来古代壁画在当代一种顺势而为的华丽转身。
法国批评家丹纳说:“一般来讲,人的差别主要在能力和知识程度上,其实最主要的差别是在性格独创性上的差别。”
如果说临摹是继承,那么艺术与时代精神的融合共鸣更是雷凌华艺术探索的可贵弘扬之处。
太初无师,太初无言,恰似人与自然的对话。在壁画日益遥远而寂静的当下,素面天然,执笔金石,来一次古今情怀的相会,如此,华美至极。
0c(南方)10mx2m
find觅 180cmX140cm
huan欢 180cmX140cm
overflowing溢 140cmX180cm
play戏 140cmX180cm
陈建初:雷凌华之"中国瑞兽"系列油画
在我们看到的绘画艺术品日常经验中,作品的人物或动物主要都是具象的,只不过是写实的程度差别。但雷凌华却改变了这种常规的经验和习惯,以一种独特的思想的视角创作出了一个拟人的又完全不似人的独特形象“瑞兽”。看到他的作品时,你会产生与作品一种自然的沟通与共鸣,感受到美与智慧的同时又受到一种强烈的现实冲击,似乎从这"瑞兽"中看到了当下中国现实社会或中国某类人的缩影,故此这里我把这个形象称之为“中国瑞兽”。这种内在的深层次感受正是雷凌华的油画“中国瑞兽”系列留给我们的印象。从2006年起,雷凌华的油画中开始出现这种“中国瑞兽”,其形态多变:有雄有雌,有静立有动态,有的刚健有力,有的憨态可掬,有的质朴有的狡黠,看似青面獠牙令人恐惧实则诙谐幽默平易近人。
然而我们静下心来仔细端详这只"瑞兽",你可以发现它就是我们当下中国现实社会以及中国现实社会中某类人的缩影。
长长的嘴巴,看似猪的嘴巴,但又比猪的嘴巴长,哪里有吃的它的长嘴就能伸到哪里,哪里有利益它的长嘴就会在哪里出现,活脱一张唯利是图的嘴脸。
长嘴边上还长着两根小小的长牙,形似猛兽之牙,实则差之千里。真正的食肉猛兽,其牙齿都是直立着长在嘴里面,似“瑞兽”这样的小小长牙,不过是一种炫耀的工具。碰到了弱者,其还可恃"牙"凌弱;遇到了真正的强者,这对小牙完全只是装饰品。
脑袋上的“脸”,在整个脑袋上占的比例很小,只是长长的两窄条,几乎没有“脸”‘正如当下社会上某些厚颜无耻之徒,不要“脸”之人。
而脸上面那双如牛眼般的大眼睛,还不如一对牛眼。大而无神,目光短浅。看到了美女,整个眼珠子都蹦出来了,见到了利益更是目不转睛。
看似硕大的脑袋,前面是长长的嘴,后面是肥粗的脖子,真正能放下大脑的空间并不多,如此来看,其智慧也难有甚高。
再看那肥胖硕大的身躯 ,一看便知平时日子过得不错,有吃有喝乐得享受。但这只是一身肥肉,与那些真正的豺狼虎豹坚实强壮的肢体相比,只不过是败絮其中。
还有那双与硕大身躯极不相称的细细长腿,显然难以支撑住上面巨大的身躯,给人一种大厦将倾的感觉,但这双似食草性动物的长腿却能驮着那笨硕的身躯四处折腾。
在这细细长腿下的蹄子,便完全是一双食草动物的蹄子,上不得山,爬不了树,承受不了太多的艰难阻碍,也不能象虎豹那样的利爪可当锐利的武器使用。
前卫·创新、批判性是当代艺术的主要特征。中国当代绘画艺术的形式自“85新潮”以来,深刻的变革,思想观念的解放对绘画艺术的创作表现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其极大的拓宽了艺术绘画语言的表达形式。这些为艺术创作的突破扩大了领域、为艺术家进行创作拓展了思维空间、为艺术家充分挖掘潜能、构建自己的语言个性创造了充分的社会条件,为艺术家参与社会活动、践行思考,实现用艺术表达、阐释社会问题的社会意识和责任感带来了多种的途径。
然而绘画作品特别是当代艺术绘画作品是创作者与作品的思想和情感高度融合的结晶,不论从画面中还是思想和情感上,不能只是某个造型之间的简单拼凑, 而是艺术家通过大量的社会活动和实践,通过对社会表象及内在的问题深层次的认识思考, 是通过对社会问题高度总结概括和深层思考结果抽象而来的。
雷凌华老师就是这样一名当代艺术家,凭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通过亲身参与社会活动、践行内心思考去发现社会内在及人们广泛关注的问题,并实现用当代绘画艺术的形式表达和阐释这些中国的社会问题,创作出这个拟人的、前卫的、另类的而又具有批判性的特独“中国瑞兽”形象和系列油画,充分地反映出艺术家对现实社会的深刻见解和思考,表现了人们的喜怒哀乐及社会的表象,更深刻的反映当下中国社会大背景下深层的问题。其"中国瑞兽"油画系列作品现己引起了学术界和收藏界的高度肯定和广泛关注。
作者:陈建初,中国湖南 建筑/艺术区设计/投资/策划。资深艺术品收藏爱好者
See me is not beautiful 看我美不美 110cmX150cm
walking走着 100cmX180cm 2010年
闯世界 0.8mx1.2m
闯世界二 1.1mx1.5m
闯世界--检阅 1.1mx1.5m
闯世界--跨 80cmX60cm
登月 1.8mx1.4m
夺魁图之一 80x100cm
夺魁图之二 80x100cm
高歌 110X150cm
高山流水 60X80cm
寒流一 1.4mx1.8m
寒流二 1.8mx1.4m
红飘带 60cmx80cm
红鼠 100X80cm
葫芦 80X80cm
抉择 1.2mx1.2m
夸 1.1mx1.5m
老腔 450X250cm
乐天 100cmX180cm
梦 80cmX120cm
暖流
暖流 0.8mx1.2m
柿子红了 60X80cm
思乡 60X80cm
太阳雨 1.8mx1.4m
瓦窑堡的春天 80X100cm
望月 60cmx80cm
小生 60x80cm
幽 60X80cm
又是一个周末日
照片 023
种植实验 1mx1.8m
自拍
壁画
财神 192X178cm
六臂观音 D80cm
麦积山飞天 2mx1.2m
南海观音 D60cm
十一面千手千眼观音 567X300cm
水月观音 450X450cm
水月观音善财童子 60cmX120cm
送子观音 60X60cm
西王母 100cmX225cm
活动
央视导演拍记录片
在侯一民先生府邸
侯一民先生来宋庄 工作室
对话2012--唐山美术年展
艺术北京
在5.12地震灾区运送急救药品
穿 越
-----雷凌华油画《兽·性》浅解
文 影子
三才者,天地人,天与地蕴育了万物,而人类则创造了文明。人类自称高级动物,所生活的蓝色星球的统治者。人本来也是动物,但进化了,穿上文明的外衣,于是,随着时间不断地向前,人们忘记了自己也是自然界动物的一个品种,忘记了动物的本能与本性,只把自己看成是"人"了。
看到雷凌华“兽·性”系列作品,我首先想到的就是人类——这个经过亿万年多细胞组织的缓慢进化和同样缓慢的演变形成大脑的物种,作为自然界动物一分子的本能、本性究竟是什么。人离开最初的家园已经很久了。尽管技术在飞跃发展,人类仍然是相当简单的生物现象。人与其他动物之间,存在着多种复杂的关系,比如是狩猎与猎物的关系,是竞争者的关系,是依附或共生的关系,是合作者的关系。人在旷野上的卑微无助,使他们对动物的感情也很复杂。尤其是有一些动物,人类仰慕敬畏它们,古老的部族会把他们作为图腾来供养和敬奉,直到人类不断地超越而变成动物的主宰,还是会暗暗希望恢复动物的野性,比如战争,比如运动竞赛。除有意将动物看作是偶像、意象和象征之外,随时还会有一些微妙的潜在压力使我们把其他动物看作是我们自身的形象。
在雷凌华的“兽·性系列”作品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全新的“兽”的形象,它们会变幻,分雌雄,形体直立、身强力壮、质朴、笨拙、稳重、敦厚、温和良善而又不乏聪明智慧,眼神中甚至带着妩媚或诙谐,令人看了忍俊不禁。透过这个独特的形象,画家试图能引起人们更多的关于人与动物的关系、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更深层次的追溯与思索。
人与动物可以说是密切相关。生活在原野的人类,对于凶猛强壮的动物既憎恶又崇拜。人们相信,在现实世界之外,存在着超自然的神秘力量,这种力量统摄万物,主宰人世命运,拥有绝对权威,决定自然进化,人们对这种神秘产生了敬畏和崇拜,于是,宗教产生了,又通过宗教来使自己得到解脱,其实从根本上说,宗教形象是神化了的人,他们与动物间的关系也反映了人实际上或希望与动物的关系。在宗教传说和民间演绎中,神佛们大多有他们各自的坐骑,比如佛祖的坐骑是金翅鸟,文殊菩萨的坐骑是青狮,普贤菩萨的坐骑是六牙白象,而观音菩萨的坐骑则是金毛犼,地藏菩萨的坐骑是谛听,太白金星骑的是青牛精,原始天尊骑的是四不象。在这里,动物既是伙伴,也是被驯服的强者。他们和他们的主人一起,共同受到人们的崇拜和喜爱。华表柱上的朝天吼(蹬龙),上传天意,下达民情,是人格化的神兽。地藏王菩萨的坐骑谛听也称独角兽,形似狮子,晓佛语,通人性,是智慧的代表。在中国古代的奇书《山海经》中记载了众多的神异之兽。比如大家所熟知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等等。大部份都是多种动物的混合形象。比如青龙,在我们的传说中,它身似长蛇,麒麟首、鲤鱼尾、面有长须,角似鹿,有五爪,这个形象是如此的深入民心,以至于中华民族以至全国人民把它作为我们民族的图腾。再比如辟邪,南方人称其为貔貅, 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兽,龙头、马身、麟脚,形状似狮子,毛色灰白,会飞。貔貅凶猛威武,它在天上负责的巡视工作,阻止妖魔鬼怪、瘟疫疾病扰乱天庭。在雷凌华的《兽·性》系列作品中,一个崭新而又觉得似曾相识的“兽”的形象出现在我们眼前。艺术家给它取名为“
”(音sheng生),很明显,这也是一种祥瑞之兽,是由多种原型混合在一起的综合形象。画家赋予了这个形象以复杂而深刻的人格化特征,体现着人的喜怒哀乐,七情六欲,更试图反映当下社会大背景下“人”的本能与本性。他力求将西方的古典油画的精湛技法与中国古代民族文化的审美意蕴融于一体。一个看似古老朴实的形象,穿上的是现代的外衣,实现了时空的穿越,从古代款款走来。在他笔下的“
”(音sheng生)这种瑞兽既会独自前行,也有美女相伴互动,以略带调侃的画面,反映严肃的哲学与现实题材。天道循环,天人合一,重申和呼唤人性的回归,这是雷凌华作品的第一主题。
除此之外,雷凌华的画作还把我们的注意力引向了人类的流动性这一问题。
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人类总是不喜欢待在一个地方,而是进行大规模小规模的迁徙流动。从史前时代的游牧部落,到当今席卷世界的移民浪潮,人类迁徙的脚步从来就没有停止过。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民生在勤,人类不断的迁徙流动,改变了世界,也改变了人类自身。流动的原因也不一而足,比如天灾和人祸造就了无数无家可归者,饥荒、战乱、社会动荡都会促使人口的大规模流动,而这样的迁徙往往并不是出于大多数人本身的意愿,这是被动的流动。可还有许多人奔向有着广阔的土地,丰富的资源,人烟稀少,远离战火纷扰的希望与幸福之乡,就如当年欧洲殖民者。当前世界的全球化的浪潮,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则产生了更多的迁徙和流动。人们对流动是如此地热衷,人类的心中是如此地不安分,为了更好的发展,为了追逐理想和梦想,为了对财富的渴望,为了从众,可以说是五花八门,甚至安宁幸福也会让人心生烦恼。我记得曾有一个人说过,“现在的生活既美好,又无聊,如此永恒不变的幸福令人厌倦”,其实这句话代表了相当一部分人的心里。知足才会常乐,正因为人性不知足,世界不平衡,所以,人总是要为物所累,为名所诱,为官所动,为色所惑。所以人们要战斗,要流动,要迁徙,要追逐那永远不知道在哪里的热切的梦想与渴望。其实,尽管流动的原因如此众多,归根结底,总要归于一点,宇宙是恒动的,作为世界的一个分子,人类更是一直在流动。雷凌华用他的画笔捕捉和体现了这一敏感而现实的主题。《闯世界》,闯世界。“我要从南走到北,我还要从白走到黑”,人们为了生活,为了梦想,为了发展,为了希望,从农村走向城市,从小城市走向大城市,从国内飞向国外,甚至从地球飞往星空。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在引导着前行的方向呢?虽然负重,依旧前行。在雷凌华的作品中,我们看到的是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下执著前行的人们,有无奈,但更多的是顽强不屈的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在不断地“向前”,不断地流动中创造着我们时代的文明。
在雷凌华的“兽·性”系列作品及闯世界系列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以一种独特的视角,创造了一种独特的形象,反映自己的对现实社会的见解。“
”(音sheng生)是从远古走来的当代产物,是艺术家雷凌华智慧与艺术才能的结晶,希望能引起人们深度的关注与思考。
异彩凌华 ——我观雷凌华艺术精神
雷凌华是我的湖南同乡好友,也是一位随性睿智而多才情的中青年艺术家。直面他的油画,除了西方油画的肌理塑型与材料色泽,我们总能找到大量的中国元素:中国壁画的立体渲染之厚重、版画的金石雕琢之印痕,当然还有国画的烂漫空间与意境。我想这些元素与他的艺术历程以及独立的艺术思想是密不可分的,受恩师侯一民先生影响,雷凌华对壁画、雕塑、油画、国画乃至书法都很擅长,并能游刃有余地融汇贯通在他的作品中。入选第11届全国美展的作品《0℃(南方)》展现的是真实的湖南大雪灾场景,尽管画家有扎实的写实功底,但却采用了夸张变形的表现形式来刻画笔下的人物形象,这种绘画语言另辟蹊径又没有脱离具象油画语言的表现特征,在他以后的其他作品里我们都能找到这种不断研究探索的痕迹,《兽·性》系列作品便是其独立艺术语言风格的凸显。
艺术究其根源离不开生活,雷凌华笔下的“(音sheng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附有他自己的影子。在他的眼里,这是一种拟人化的瑞兽,我们可以看到它有猪的雏形,亦如属猪的他,除了兽的外表,与人类别无二致,充满人间的喜怒哀乐。艺术家笔下描述的本身就是社会现实生活的写照,只是更多的赋予了它的乐观与诙谐。兽系列处女作《闯世界系列——漂》无疑也是一张自画像:这位北漂哥,手中提着画箱,背着沉重的行囊,却昂首挺胸地漫步在京城宽阔的马路,似乎对生活充满了无限的激情与向往。带墨镜,夹香烟,挂耳环,当代年轻一族无比的自信、自恋与新潮、奔放一览无余。作为一个两年前毅然举家背井离乡北漂寻梦的艺术家,其豪迈洒脱远远超越了沉重包袱,这是一种何等的乐观与自信。兽系列里艺术家笔下美女与野兽的玩世不恭,亦正亦邪,除了题材风格与夸张形象独特之外,艺术家还把自己当下的生活体验和对社会意识形态的认知结合起来,融入到创作中,从某种意义上说,透过雷凌华的作品,我们可以看到艺术家在后现代写实主义表现语境下的一种延伸与突破轨迹。在西方写实主义与架上绘画趋向边缘的今天,艺术家对自由与个性的张扬,表现技法的前卫性,运用东西方绘画语言的联姻深刻刻画了艺术家对现实生活的独特视角,无疑也给我们带来一种前所未有的视觉与心灵的神奇之旅。
值得一提的是,雷凌华还是一位虔诚的勇担社会责任的理想主义艺术行者。汶川地震期间他曾亲自赴灾区并创作写生作品,因有感于北京法海寺壁画的艺术稀缺与珍贵价值,在其艺术创作之余,他决心以原比例临摹法海寺壁画,目前已经临摹了六分之一,预计整体临摹下来,需要6年时间,这在国内还属首创,其时间精力以及财力的投入对于独立艺术家而言可想而知。也因为这批壁画的创作结缘到内蒙阿尔寨石窟所属政府的信任,由雷凌华担当完成阿尔寨石窟的修复性临摹复制。这批壁画作品将在8月完工交给当地政府博物馆作为永久性收藏,为几近完美的接近原貌和长久保存,无论是采购昂贵的西藏矿物质颜料,还是熬制动物胶原料,他都事必躬亲。在雷凌华看来,这是一个艺术家理所当然应该做的事情,他可能没有意识到,艺术家的这份文化坚守在当今中国是多么可贵,这份由衷的家国天下的百姓情怀所坚守的是一种历史文化传承与时代责任担当精神。
“心忧天下”、“敢为天下先”、“自由洒脱”,这是近代以来湘籍文人贯而有之的特点,自魏源、蔡锷、毛泽东、齐白石、黄永玉到马英九莫不如此。我想,雷凌华的这种艺术精神也是一脉相承的,它是自楚骚以来,南楚文化精神的延续,这一定与某种湖湘文化与性格有关。浪漫、激情、悲愤与理想交错,正是这种内在张力,造就了今日湖湘文人与艺术家的奇情异志。
欲兰汤兮沐芳,华彩衣兮若英;灵连蜷兮既留,烂昭昭兮未央。借屈原《九歌》一语,赠予雷凌华先生,吾笃信其艺术理想必将大放异彩。 (文/环球文化网执行主编 王绍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