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艺术欣赏 > 抽象绘画,抽象艺术密码

相关商品

浏览历史

抽象绘画,抽象艺术密码
视觉美国 / 2023-08-26

一切生物似乎都天生具备艺术家的天赋,蚁穴、蜂巢、燕窝、鼠洞,无不实用而精妙。

人类,无疑是地球生物中的自以为的最高级动物。

人类的发展史,应该始于300万年前的石器时代。早期人类从直立行走开始,解放了双手,逐渐开始人为使用打造工具,在砸、摔、磨的过程中,不自觉地在保证实用的基础上开始想尽可能地美化工具,严格地说其美化工具的过程就是早期原始人类美学的开始。艺术明显早于文字和宗教。

 

 

人的灵性科学地位:旧石器时代的手斧。

手斧大约出现在70万年前。斧头的使用说明了握力,手的抓握能力。人类和史前人类都有这种特殊的抓握能力。

 

这是1994年在法国南部发现的肖维特洞穴壁画,经过法国科学家15年的研究在2016年宣布此壁画可推测到距今3.7~3.3万年前,无疑,这就是人类目前发现的最早的人类绘画。

大约8000年前,随着文字的发明,有记载的人类文明史真正开端,无论东方还是西方,在文字记录的同时能够把看到的事物用图形记录下来成了人类普遍的诉求和愿望。

 

这是目前已知最早的纸上绘画作品,在中国新疆吐鲁番出土的《地主庄园》,绘制于距今1800余年前的东晋时期。

开篇唠叨了这么多,无非说明几个问题:

1,艺术很早就伴随人类的发展;

2,绘画是人类发展史上年轻的产物;

3,真实记录社会生活,逼真再现客观事物是人类对绘画的普遍诉求。

社会的进步技术的发展,绘画的写实性技巧得到了空前的提高,我们从宋朝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和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拉斐尔德《雅典学院》都可以窥见一斑。人类摹写真实世界的写实能力空前成熟,把控宏大的场景以及其中诸多建筑和各色人等均不在话下,甚至到了叹为观止的地步,这也就是为什么至今仍然有许多人把“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等这样“技术技能”当成“艺术标准”的惯性原因吧。

 

清明上河图-张择端-中国宋代

 

雅典学院-拉斐尔-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

这种“技术”与“艺术”的相互混淆,如果说在1839年照相术被发明之前还情有可原的话,那么照相机产生之后就不应该继续“唯真是瞻”了。好在一些爱思考有前瞻的艺术家认识到了这点,在1860年之后的150多年里,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开始不断用实践和理论来创作与诠释绘画除了“写实”之外的各种可能,并且延续至今。

自欧洲印象派到当下这150年来,虽然艺术界门派繁多、主义林立,但我们也可以有一个最简单的基本划分。(本文以下所谈艺术,仅指架上绘画门类)

1,画面中可以看到具体自然物象和人工物象的归类为——具象绘画。

2,画面中无法辨认具体自然物象和人工物象的划分为——抽象绘画。

既然今天议题是抽象绘画,那我们就不再赘言其他。

现在可以确定的是抽象绘画距今110年,抽象绘画最早的实践者和理论者是俄罗斯裔的艺术家康定斯基,还有马列维奇(在前些期的公号文章“至上主义”就是说的他)。康定斯基有天进画室,突然眼前一亮,有幅画非常新颖别致有意味,走近仔细一看,才发现是前些日子自己的作品,只是被斜立在那里罢了。

这次经历促使康定斯基开始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吸引视觉注意力,不一定要有具体的物象和内容甚至是故事情节,色彩的浓淡深浅、形状虚实大小、线条曲直粗细等等都会对视觉造成不同的刺激,从而引发不同的心理感受。

 

音乐之八-1923,康定斯基

 

至上主义-1915,马列维奇

至此,康定斯基和马列维奇开创了抽象绘画的先河。

我们以前对具象绘画的认知,实际上是来自文学中小说(5W):When时间,Where地点,Who人物,What事件,Why缘由。我们习惯于以这样的套路来解读文学和与之相应的绘画,我们脑子里好作品的标准是:把画面里的人物、器物和环境刻画的像照片一样像,能设计出人物与器物与环境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并把这种联系像电影画面一样定格下来。

 

强劫吕西普斯的女儿-1618,鲁本斯

Rape of the Daughters of Leucippus

Peter Paul Rubens

Date: c.1618

Style: Baroque

Genre: mythological painting

Media: oil, canvas

Tag: female-nude

Location: Alte Pinakothek, Munich, Germany

Dimensions: 224 x 210.5 cm

其实,抽象绘画并不是杂乱无章地乱涂乱画,它还是遵循着人类共通的认知与通感。现在需要大家做的是,从大脑中切断具象写实绘画的解读路径。

我们仔细想想,婴儿还没学会说话,但是父母能根据咿咿呀呀的声调高低、声速快慢准确地判断出婴儿的高兴还是不高兴,饿了还是尿了。成人也一样,能从笑声的音频高低、速度快慢、停顿与否判断出是什么性质的笑声。人类的行为也一样,高兴起来手舞足蹈,郁闷起来垂头丧气,动物也如此。

人类身上的这些普遍的机能反应通感到了音乐,轻松欢乐的曲调一定是快速、跳跃、高调的,比如民乐《百鸟朝凤》;悲痛压抑的曲调必定是调低、速缓、音滞的,比如大提琴《殇》,二胡《二泉映月》等等。

如果说具象绘画是歌曲歌剧,那么抽象绘画就是纯音乐,虽然没有歌词但完全可以通过音调、音速、节拍的变化去欣赏。我们不是公冶长,但我们都觉得黄鹂鸟的清脆比乌鸦的低呱来的悦耳动听。

对于纯音乐,虽然能说出门道的不多,但起码每个人都能听,而且都能有自己的感受,即便与他人不同这也丝毫不影响自己的感受过程,而且在与其他倾听者的交流中会彼此拓宽理解之门。

有了这样的共识,其实也就有了看懂抽象绘画的前提。现在需要做的就是把音乐的元素通感到绘画的元素中来,有了这样的契合就有了理解抽象绘画的密钥。

我们知道,颜色都是有心理暗示的,而且这些暗示大多数都是全世界共通的。比如:红色的热情与警告,黑色的坚定与绝望,白色的洁净与广袤,绿色的生机与孱弱,蓝色的深邃与悲伤,粉色的可爱与情色等。中国的周易玄学更是把色彩上升到阴阳数理的层面,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五行,与环境和主人带来不同的相生相克,在弥补自身四柱八卦的先天不足的同时,助长或者消减一定程度上的福祸。

这里说的是色相(就是色彩固有的颜色)的普遍暗示,那么色彩的明度(就是色彩的明暗程度,其实就是五颜六色在黑白照片里的亮和暗的程度)和纯度(就是的饱和度,越单一越纯)同样具有暗示意义。如果赤橙黄绿青蓝紫在一起,本身明亮的颜色(比如黄色)就有靠前的前进感,本身暗的颜色(比如蓝)就会有退后感,生活中交通警示牌和灯都是黄色即是此理。

再延伸开:亮色轻,暗色重;亮色轻松、活泼、希望、有前进感和上升感,暗色抑郁、沉痛、绝望、有后退感和下沉感。

下面这幅标题为01272016的作品,就是作者听了大提琴《殇》之后创作的作品。对,就是广泛讹传大提琴演奏家Jacquline Mary de Pre(杰奎琳·杜·普蕾)自杀前演奏的《殇》。如果有人愿意比对画面再感受一下这首曲目,现在就可以打开音乐看着画面去倾听。

 

(01272016-2016,Sherwin·修闻,自藏)

Sherwin,36X36in

Acrylic on canvas

与纯粹的颜色具备的延伸意义一样,不同的形状、大小、方向、高低也会有相应的心理暗示,包括线条的曲直、粗细、虚实、缓急都会有内在的本质。就也好比是在笔迹学家眼里,透过不同的字迹的背后,能还原写字人的人格特征以及习惯秉性。

 

 

西班牙共和国的挽歌,马瑟韦尔,美国

马瑟韦尔一共创作了150幅《西班牙共和国挽歌》系列,时间跨度27年,从1949--1976年(新中国成立到文革结束)。这个系列的创作源泉来自于洛卡的诗歌,是对佛朗哥对西班牙独裁统治的控诉和谴责。浓重粗犷的黑色竖线,以及卵形的几何图样,让人有一种压抑的沉重感,具有纪念碑一样的的不朽,既是悲歌,也是号角!

 

橙色、红色、黄色,1961,罗斯科

罗斯科的成熟期绘画只有色块没有其他,这幅画中的矩形并没有延伸到画布的边缘,看起来只是悬浮在画布的表面。盯着每一个有颜色的部分看,会影响相邻部分的感知。这幅画的橙红色的中心为上面的黄色加上一点绿色。上面的黄色似乎使橙色染上了蓝色。尽管有这些色彩关系,罗斯科不希望他的照片仅仅因为光谱质量而被欣赏。

在他去世42年后,马克·罗斯科(Marc Rothko)在佳士得(Christie's)的一场拍卖会上创下了纪录,这也有它自己的理由载入史册。由橙色、红色、黄色三种颜色组成的绚丽的友谊——罗斯科1961年创作的永恒作品,以8700万美元的价格打破了战后和当代艺术的所有记录。

罗斯科是个色彩高手,他的画面完全是由几块颜色组成,这些颜色在巨大如墙的画面上空间仿佛一个个想象的隧道,有的让你温暖希望,有的令你悲伤绝望。有人在他的画前泪流满面,有人在他画前沉思,有人在他的画前一看就是几十分钟,艺术家本人最后也是在他工作室画前自杀。

再打个比方强调一下:

具象绘画,是描绘具体物象的外部特征,什么样的发型,脸庞、五官、肤色什么样;抽象绘画,是描述具体物象的内部特质,什么样的性格、脾气,具有什么特质,沉稳还是浮夸,刚毅还是软弱,急躁还是温存等等。

真正地抽象是严肃严谨的,是有据可查的,有因可循的,不是闭门造车,也不是空穴来风乱涂乱画。在艺术语言的表达方面抽象绘画并不比具象绘画来的孱弱,相反,有时候反而更有力量和韧性,给人带来更多的思考层面和想象空间。不要小看含蓄表达带来的思考想象力,能给人带来想象空间才是最摄魂捏魄的,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宅男喜欢岛国情爱动作片的原因。

巧的很,在征得广东艺术家梁寒的许可,使我们有机会看看以下两位艺术家就同一个某年某月某日某地的事件,运用抽象元素作出不同形式的相同纪念意义的表述。

 

死不掉的蓝色-2019,梁寒

Han Liang,50X60cm

Acrylic on board

大面积的红色呈现自上而下的流淌状,使人不明而喻的联想到数量众多的生命体态里的重要物质在强大外力摧毁下的流失。红色颜料的堆砌叠加,同一方向的流溢增强了颜色寓意的直白感。明度较高的湖蓝色具有明快通透感,使人想到天空的高远与自由的广博,无法完全掩盖的蓝色所释放出来的信息不明而喻了。

 

(2019-修闻,布面油彩)

Sherwin,36X36in

Oil on canvas

浓重的黑色仿佛贪吃蛇一样占据了九成的画幅,显示一种强大的难以抵抗的力量,这股力量迅速侵吞红色和碾压蓝色,带来的是无情压制所弥漫的恐怖和悲壮氛围。这里的红色和蓝色具有上一幅画面的相同意义,从两位艺术家不约而同的使用,例证了色彩寓意的共通性。有意思的是,即便这一股铺天盖地的黑色也不是百分百完全的纯黑,里面还有星点条索的亮色,这表明此股力量的内部依然有洁身自好不愿同流合污的光明者。

 

有理论家把赵无极的作为抒情抽象,我一向觉得冠以什么样的名词,除非艺术家本人有明确的命名或者纲领性宣言,否则就由理论家和批评家们去张罗吧。赵无极的抽象蓝本都来自于中国山水的理解发挥,欣赏他的作品你只需往山水画里靠便可以了,就好像是穿着洋装的中国人,他的同学朱德群也是如此。

 

火之舞-1983,朱德群

以上陈述这么多,还只是大概诠释了抽象绘画的第一个层面:以纯粹绘画元素的通用心理,强调具体物象的精神内核。

抽象绘画的第二个层面:以几何学或者类似几何的方法分割画面形成设计式纯几何构成,或赋予音乐节奏,或概括具体物象。

西方艺术史论家一般会把几何形的抽象艺术称为纯抽象,因为很多一部分人确信抽象艺术的灵感来自于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他说过:“美的最高形式不在于真实世界而在于几何学。”,大多数承认直接导致这一结果是1839年摄影技术的出现。

 

(构成C-1935,蒙特利安)

这幅作品大家应该不会陌生,早在30年前就被广泛盗印在不少生活用品上。蒙特利安1935年完全该作品的创作,1936年,他在伦敦举办的首届国际抽象艺术展《抽象与混凝土》(Abstract & Concrete)上展出了这幅作品和其他作品。蒙德里安的非具象绘画——以黑白为主色调的平面——传达了他所描述的一种“动态平衡”,他希望这种平衡能对个体精神产生影响,并具有更广泛的社会意义。

 

百老汇布吉布吉舞-1942,蒙特利安

在百老汇舞台剧《布吉-伍吉》的完成过程中,同样的过程也发生在《伦敦》的最后重写过程中。这幅画最初似乎是以线条为基础的,主要是贯穿其中的黄色线条(在这方面与纽约城I密切相关),以及一些不同颜色的连接带,这些连接带带来了方向和比例的变化。在这个基本的构图中,加入了红色、蓝色、灰色的小块,有时和横线一样是黄色的,给了整个乐曲一种新的节奏,一种完全出乎意料的乐章,一种跳跃的断奏节奏。这种新的节奏可能是最引人注目的方面。蒙德利安早期的绘画是由长而连续的线条和大的平面构成的,可以与音乐中的全音符或半音符相比较,而现在出现了更小的形式,可以与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相比较,只是在这里和那里与更大的区域形成对比。这一创新显然发生在蒙德里安创作这幅画的时候,给了画布一种新的、闪闪发光的活力。

 

(Richard Diebenkorn)

理查德·迪本科恩一生中大部分时间生活在美国加州,他的绘画生涯很长一部分时间从事具象绘画,然后从具象走向抽象。不过这其中的脉络很清晰,他具象绘画的画面不完全是印象派,而是经过刻意概括和分割,在具象里形成几何状直线构成。有趣的是,生活在加州的人们很容易从他的抽象绘画里看到海边的二维地图。

抽象绘画的第三个层面:寻求独树一帜的唯一辨识度的符号。

我们实在难以界定抽象艺术的确切划分,好在它具备前瞻性和包容性,它产生之初就贴上了“创新”、“改变”、“破坏”、“割裂”等标签。它所要做的就是:

补充传统绘画的不足;

和传统绘画渐行渐远;

让绘画回归纯粹本源;

让绘画死去。

让传统绘画死去,只突出符号。这样的选择基本上让传统绘画的要素丧失殆尽,把架上绘画变成抢注商标般的唯一性、认同性。从此,在创作过程中规避已有的被认同的图样成了艺术家自觉遵守的行业规则,几个月前国内叶帅抄袭事件就是违反了当代艺术认同的创作规范准则。

 

波点女王----草间弥生

在西方话语权控制下所评选出的200个20世纪最具影响力艺术家,日本占据了4个席位,而波点女王——草间弥生就是其中的一位,而且比其他三位早了三四十年。她有着众多的标签,诸如,波点女王、日本艺术天后、话题女王、精神病、怪婆婆等等。四十多年前她就是纽约前卫艺术的风云人物,她的创作被评论家归类到相当多的艺术派别,包含了女权主义、极简主义、超现实主义、原生艺术(en:Art Brut)、普普艺术和抽象表现主义等。

 

无尽的生命-2010,草间弥生

Endless Life of People, 2010

Offset lithograph

16 × 16 in

40.6 × 40.6 cm

“某日我观看着红色桌布上的花纹,并开始在周围寻找是不是有同样的花纹,从天花板、窗户、墙壁到屋子里的各个角落,最后是我的身体、宇宙。在寻找的过程中,我感觉自己被磨灭、被无限大的时间与绝对的空间感不停旋转着,我变的渺小而且微不足道。”1954年草间弥生这样表述。

草间弥生曾说明这些视觉特色都来自于她的幻觉,她认为这些点组成了一面无限大的补捉网,代表了她的生命。此外,草间也发展出自己独特的"繁殖"特色,她有许多作品都以蕈类聚生的造型出现。在1990年代之后,草间加入了商业艺术的领域,与时装设计界合作,推出了带有浓厚圆点草间风格的服饰,并开始贩卖许多艺术商品。

 

赫希洪博物馆展出的镜屋作品-2017,草间弥生

 

与路易·威登合作的跨界产品

上海艺术家丁乙的“十示”经过30年的专注深研,已然成为中国当代艺术的标识。一个简单的“十”字符号,起初1988年出现在丁乙的画布上的时候,我确信全世界有不少艺术家也在画布上图画这个符号,今天,这个符号只属于丁乙,我也确信。

符号的深究是个简易到随手,又繁复到绝命再回归无为的过程,明天超过8小时的工作就是面对这么个加法符号。如何绘制,以什么样的工具、材质来绘制,再以什么样的手法绘制,无穷无尽地就是围绕这么个无意义的符号。

当数量不断堆积,当材料不断变化,当时间不断推移,哲学与禅意当不自觉地倾注于艺术家的头脑反映在画面。

 

(丁乙在工作室)

 

(十示-2017-B4,丁乙 ,350cm×702cm 粉笔、炭笔、多层宣纸 2017)

 

(十示-2016-6 ,丁乙,240cm×240cm 椴木板上综合媒介 2016)

我们习惯于强调,要创新,但是往往我们并不敢打破既有的审美习惯和创作手段。创新的方法和过程往往比口号困难的多,翻开现当艺术史回个头来看,当时不可思议的形式图样,二十年三十年后再研读显得那么的和谐与当之无愧。塞·汤伯利就是这样的一位艺术家。

 

(在工作室的塞·汤伯利)

 

(黑板-塞·汤伯利)

在纽约苏富比拍卖行以7050万美元被拍卖,这是该艺术家作品拍卖的最高价。他从纯粹的图形符号开始,发展出一种元脚本,在这种元脚本中,符号的缩写、孵化、循环、数字和最简单的象形文字在整个画面平面上不断地运动,不断地被删除所颠覆。最后,这段文字变成了文字本身。

 

(明黄的诞生5#-约瑟夫·马里奥尼)

Joseph Marioni, Opus 15: Birth of Yellow Light #5 (First Performance)
February 17, 2019 Modern Art & Design Auction

马里奥尼指出:照相机的发明之于绘画,正如印刷机的发明之于写作;它把画家从记录和记录历史的历史义务中解放出来。当时,画家们第一次被要求独立于他们的艺术对社会进步的贡献,来辨别他们的艺术的功能,他们试图揭开绘画的根源和感觉。在这个集体中,每个艺术家都以不同的方式认识到这些根源,从而在激进的绘画标签下创作出不同的作品。对马里奥尼来说,色彩是绘画的根本。有了这个结论,他偏离了极简主义的思想,拒绝了它在绘画的二维性上的首要地位。马里奥尼认为绘画的特殊性在于它的感官体验,而不是极简主义理论所检验的物质性。他解释说,虽然绘画涉及到在平坦的平原上对颜色的表达,但这仅仅是描述了比赛场地。平整度仍然是一种触觉的限定,因此也与雕塑媒体共享。马里奥尼认为,绘画本身就是通过视觉来体验的,因此绘画的媒介是轻的。因为颜色是对特定波长的光的感知,所以一幅画的实际感觉是看到那种颜色。

抽象绘画的第四个层面:比起画面效果更关注作画过程的行为化和概念化。

波洛克所以被美国人民爱戴,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是第一个出生在美国本土的抽象艺术家,而不是出生在别国又移民至美国的外裔美国人,这是100%出生就能够参加总统竞选的美国人。

除此之外,波洛克开创了一个有别于世界上任何一个艺术家的独特绘制方法——滴彩。就是将画布铺在地板上,用油漆直接泼洒、滴撒、滴甩到画布上,并且身体可以在画布四周不断移动,如此不断反复,使得色彩不停地或密或稀地叠加遗留下痕迹,并且有时用手指甲或者平头针之类的刮、刻上印记。同时还间或掺杂沙子玻璃之类到画布,以油漆本身的黏性粘住。

他作品画面的强烈视觉感,以及这种前所未有的创作方式,在当时的西方艺术界犹如石破天惊被广为传播。这种完全抛弃了欧洲传统正宗的绘画的途径真实美国人所需要的,令政治上经济上领先世界的年轻美国更加为之一振,愈发凸显了自由美国的巨大能量。

 

(创作中的波洛克,边上是他夫人,今年1月17日那期我们就专门介绍“一位必须提及的艺术家”,我觉得水准不在其丈夫之下。)

 

第5号-1948,波洛克

这是波洛克重要作品之一,这幅作品大约3平方米,于2006年11月3日拍卖出全球绘画作品最高价,达1.4亿美元,收购者是一位墨西哥金融家。而这幅画在1949年春季展出时,价格在1200美元左右。至今此画涨了约11000倍,平均每年涨幅200多倍。

画面由黑、白、黄、棕、灰等颜色组成,虽然是即兴的任意泼洒,但艺术家本身的艺术学养还是在创作过程中被潜移默化地遵循着,这种不刻意的随机偶发效果,配合着潜在的传统审美和内在逻辑,给作品带来了不可预料的节奏感仿佛神来之笔。

中国艺术家张羽的“指印”系列更能说明抽象绘画的修行的行为层面。原先在80年代从事水墨的实验,从91年开始“指印”的探索。确实是个索然寡味的创作过程:不断地把手指印密密麻麻的印在巨大的宣纸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循环往复。一个十年又一个十年,期间材质拓展到丝绸、绢、玻璃、指甲油等等。

 

(指印-2012,张羽)

指纹,具有密码一般的绝少相同的私密性,故亦有着特有的艺术家个人身份的指代性。现在艺术家把这种现实生活里极少表明的隐秘大张旗鼓地在大庭广众下无限放大、曝光,反而冲淡了其神秘的私有要素,是否其中也寓意着只要坦然到创世纪之初的光明,就具有了无法撼动的力量。没了隐私,便无须设防,便坚不可破。

再反观艺术家的创作过程,这种无休止的机械反复,是需要何等强大的内向反省力以及常人难以拥有的自律性。如果说十天一百天不是创作,那么十年如一日,不是修行又能是什么呢?!

 

(指印-2011张羽)

以抽象的方式描绘音乐的作品很多,绝大多数都着力于音乐所表达的情境、节奏、内涵,是一种熟听之后的综合考量,色调、图形、笔法等等无不是深思熟虑后的刻意安排,最后画面的也是在多次修改调整之后形成的。如何让画面与音乐产生更直接的对等联系,赋予画面和音乐同步的及时感和共生性,是修闻在2016年完成《01272016殇》之后的重要课题。

建立一个有普遍意义的框架,无论艺术修为高低,让每一个愿意拿起画笔的人都能根据自己的理解随着音乐在画布或者画纸上留下对应的痕迹。在遵从听觉、潜意识感觉的同时自觉带动画笔,音乐起则画笔起,随着音乐的节奏强弱快慢,让画笔同时强弱快慢,若音乐跳跃,则画笔也跳跃,若音乐停顿,则画笔也停顿,当最后一个音符停止,则是画面最后一笔的结束。

 

(10282016-Sherwin,纸本铅笔)

这幅素描是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第一乐章的第三次素描绘制,需要说明的是,因为纸小音乐长,所以会造成许多叠加,这完全是不看落笔构图的盲画。

 

(05232017-Sherwin·修闻,私人收藏)

画幅中黑色部分是贝多芬第五交响曲第一乐章的6分48秒的一次性绘制,背景底色是黑色主体结束后的渲染。

一次性绘制的画面显得有新鲜的书写感,强烈而张扬。如果打磨这样的锐气,消减张扬而内敛,做到像《红楼梦》里贾府的九蒸九制“茄鲞”一样,平凡但绝不平淡方为上上品。

 

(SW 05122019-Sherwin·修闻,布面丙烯)

48 X 48 in

Acrylic on canvas

这是小约翰·斯特劳斯的《春之声圆舞曲》九听九绘由浅入深的作品,简单中藏叠加,统一中有变化,含蓄里储力量。

抽象绘画的第五个层面:尝试不同材料材质与媒介的添加和替代。

材料、材质、媒介是最容易被忽略的,同时也是最不应该视而不见的,好在总有关注它的艺术家,也有热衷于不断改变和试验的艺术家。

蔡国强是享誉当代国际艺术界的成就颇丰的艺术家,他热衷于用火药来进行艺术创作,纸张和天空就是画布,火药就是颜料。他的纸上火焰作品无论材质媒介还是画面的形式都具有独到的个人主义风格,具有很高的辨识度。

 

太阳舟-2004,蔡国强

404 X 304 cm,纸上,火药爆破

“艺术一定首先要具有个人主义价值观,艺术的终结问题不在内容而在表现,一个优秀的艺术家一定是态度、观念、形式三位一体的人。”蔡国强的这段话对于艺术创作者和艺术欣赏着都有着实际的意义。

 

大陆移动——为外星人所做的计划第32号,蔡国强

火药,纸上爆破,300 X 800 cm

 

飞沙系列——光语2017,马永强

布面综合材料,200 X 130 cm

马永强的“飞沙系列”就是一个一个的偶然。用艺术家本人的话说:“沙子从各种角度、距离撒向画布。偶然的、不可控的因素有很多。在作画的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偶然的效果,在后来的作品里偶然的成分越来越大。”

“沙子,不管我是否在使用它,它一直存在,我可以很从容地用它来进行一些新的尝试,我期待它将来带给我的,而不介意它过去或者现在的样子,所以它更像一种未来。”

 

过往云烟系列NO.1-2015,马永强

布面,烟,100 X 100 cm

“我把烟上升时跟画布接触的一瞬间的形状留在画布上,烟与画布的距离、角度以及接触的时间的不同,它产生的虚实、形状及浓淡也会不同。烟是虚无缥缈的,只能看到不能摸到,但它们跟画布接触后会产生不确定的形状。如果我不用画布截住烟留下的痕迹,它最终会消散得无影无踪,所以我留在的是它过去某个时间点的状态,是过往烟云。”

在了解抽象绘画的五个层面之后,我们对于抽象绘画的形成大概有了比较清晰的脉络,下次再看到抽象绘画时不至于环顾四周茫茫然一脸懵逼。

还需要必须提醒诸位的是:绘画给你带来什么样的感受,是你个人的事情,要相信这种感受,因为这种体验是私人的,是只属于你自己的。欣赏,无所谓对与错。我们不能凡是总想往标准答案上靠,艺术的魅力就在于体验者不同带来更多诠释的可能性,这就是我们常讲的:一百个人心中有一百个哈姆雷特。

再有:欣赏抽象绘画是个长期的累积性的工程,这也是抽象绘画耐看的原因。初次观看有最初的感受,以后在其他地方再看到同一位艺术家不同的作品又会产生另外的感受,下次在某处读到艺术家本人的自述或者艺术评论家的评述会加固抑或更正你的一些想法,总之,如此磨合几次便会增加你的知识储备,锻炼你的观察力和理解路径。

千万不要一上来初次见到作品就揣测艺术家的创作思路和创作意图,我想以一个创作者的角度告诉你,抽象艺术家百分百都是先有灵感一丝的触动,触发他创作的欲望。这种灵感是碎片的,零散的,不成体系的,随着作品数量不断增加,创作的思路也会随之越发明晰,理论支撑逐渐完备丰满,作品相应更加成熟。艺术家创作的思路往往与作品透露出的信息不重合是常有的事,好比说,你在某处吃到很平常的家常菜,却让你感动到哭,你也知道不是厨师手艺高,而是口味像极你去世的亲人。

不要过多信奉那种读起来生硬拗口专业词汇到处抛的文章,一个艺术家如果真有那样深厚的理论学养和哲学背景,如果真能引发那么深的社会变革和对文化环境具有靶向性的指导意义,那他,真的不用画画了!比如,陈丹青。

 

温钦画廊私洽代理国际顶流艺术家的原作(如果客户有其他特定艺术家作品的需求,我们会用海外艺术资源为您寻找):
 

 

 

 

巴勃罗·毕加索 Pablo Picasso,安迪.沃霍尔, 文森特.梵高Vincent Gogh, 亨利.马蒂斯Henri Matisse, 弗里达·卡罗 F.KAHLO, 格哈德·里希特 G.Richter, 威廉·阿道夫·布格罗 W A Bouguereau, 马克·夏加尔M. Chagall, 克劳德·莫奈 C.Monet, 伦勃朗·哈尔曼松·凡·莱因 Rembrandt, 圭尔奇诺 Guercino, 马蒂亚·普雷蒂 Preti, 翁贝特·波丘尼 U. Boccioni, 鲁西奥·芳塔纳 L.Fontana, 弗朗西斯·培根 F. Bacon, 让-米歇尔.巴斯奎特J.M.Basquiat, 拉斐尔·桑西 Raffaello, 卡纳列托 A. Canaletto, 保罗·委罗内塞 Veronese, 皮埃尔.奥古斯特.雷诺阿 P.A. Renoir, 保罗.塞尚P.Cezanne, 雷尼·马格利特 R.Magritte, 萨尔瓦多.达利 S. Dali, 阿梅代奥.莫迪利亚尼 A.Modigliani, 希罗尼穆斯·博斯 H.Bosch, 弗朗西斯科.戈雅 F.Goya, 彼得.保罗.鲁本斯 P.P. Rubens, 丁托列托 Tintoretto, 弗朗索瓦·布歇 F. Boucher, 安东尼·凡·克 A.Van Dyck, 弗朗西斯柯·德·苏巴朗 F. Zurbaran, 草间弥生, Kaws, 奈良美智, 赵无极等

用户评论(共0条评论)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用户名: 匿名用户
E-mail:
评价等级:
评论内容:
验证码: captc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