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艺术欣赏 > 画家戈佐利,丁托莱托,迪科塞尔,密莱油画作品欣赏

浏览历史

画家戈佐利,丁托莱托,迪科塞尔,密莱油画作品欣赏
转载 / 2011-08-31

 

画家戈佐利作品



  这里介绍的《三王行列》的作者戈佐利,是安其利柯的学生,而且是他老师最得意的门生和助手。
不过,戈佐利与他的老师的画风迥然不同,是以鲜明的装饰性取胜。同时他与利比又有相同的地方,摒弃了单纯的宗教精神,而以写实手法描绘世俗生活的豪华。不 过,他不同于利比的注重线条造型,而是注重色彩。由于他绘写了大量的节日和集会景况,又加手法细腻、色彩绚烂、装饰风味浓厚,从而成为当时新兴的市民阶级 最赏识的一位画家,被推为最有才华的色彩大师。至于艺术史家们非常注重戈佐利的画,因为他的画是研究十五世纪佛罗伦萨社会生活风俗习惯的最形象的“史料 库”,尽管它们披着一件宗教的外衣。
这幅《三王行列》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戈佐利(1420-1497)生活的时期,正是市民阶级掌握佛罗伦萨政权的时代,市民阶级的上层代表梅第奇家族在十五世纪中、后期一直是佛罗伦萨的统治 者。这幅《三王行列》就是为梅第奇的府第中因礼拜所需的厅堂而作的装饰画,作于1459年。《三王行列》的题材是圣经故事,说的是耶稣诞生以后,有三位博 士(后来被推定为三位“王”),在东方观察到神奇的星,就来耶路撒冷寻找新生的救世主。途中,他们见到那颗星出现在前方,就按照星所提示的方向走去,终于 在伯利恒找到了玛利亚和耶稣。他们欣喜若狂,即行朝拜 并献上了黄金、乳香等等贵重的礼品。但是这幅画所描绘的,实际 上是梅第奇家族在节日游行的隆重场面,非常豪华。所以宗教故事不过是件外衣,在这里已经将宗教画完全变成世俗生活的风俗画了。也因此,它不失为体现人文主 义思想的典型杰作。
画中骑马的三位王,其实是梅第奇统治者父子三人的肖像。骑在一匹白马上,头戴镶有金色饰物的天蓝王冠,身穿金黄色华贵服装的少年国王,就是劳伦斯·梅第奇,他后来统治佛罗伦萨数十年 是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
这幅画在艺术上最能代表戈佐利刻划入微、色彩绚烂、具有浓厚的装饰风格的特点。构图上采用全景画形式,山峰起伏,山路曲折,丛林密集,以此组成背景,显得 气势开阔。衣冠、服饰、马具、鞍鞯、山林、鸟兽,都刻划得十分细致、精确,充满豪华富丽的气氛。而且由于用了大量的金色,使画面具有古典风味。只是他的人 物形象比较平庸,没有深刻的性格,这既是画家的弱点,也是中世纪影响的残余痕迹。

画家丁托莱托作品



  丁托莱托(1518~1594),提香的第二个重要子弟。此人是威尼斯画派中最后一位大师。丁托莱托原 名雅各布·罗布斯其,因他出身染坊,丁托莱托即是染匠之子的意思。他从小喜欢绘画,在染坊铺子里的墙上和地板上,到处都可以见到他的画。父亲不堪收拾,决 定送他进提香的画室学艺。少年时代的丁托莱托飞扬浮躁,不大能遵循老师的指导,提香对这个年轻人的性格很不喜欢,曾经把他赶了回去。他却不以为然,后来给 自己立下一个宏志:要把提香的色彩与米开朗基罗的形体结合起来。事实上,他确实从这方面去努力,终于在绘画上有所建树,创立了自己独特的绘画风格,那就是 构图颇有胆识,善于在暗褐色的背景前使形象出奇制胜,用光与影的对比来强调激烈的人体运动。他经常运用一些难以表现的透视角度来描绘人物,以加强画面的紧 张气氛,画面节奏之急速,令人望而目炫。 丁托莱托很少用安详平静的调子,人的动势十分夸张,这固然出于艺术家的个性,但另一方面也反映着16世纪下半叶威尼斯社会思想的不安定。在那个时期,威尼 斯的宗教思想已发生危机,种种骚动与不安都与反动的宗教势力的横行有关,因此下层人民的生活处于辛劳忧患之中。一方面是资产阶级的恣意作乐,另一方面是劳 苦群众的悲苦境遇。
  《银河的起源》这幅画约作于1578年,是画家晚期的代表作品,画面相当大,约148×165厘米,现 藏于伦敦国家画廊。它取材于罗马神话。据神话所说,主神朱庇特把他与人间妇女所生的一个孩子接到天上,然后派一个女仆将孩子送给他天上的妻子女神朱诺,让 孩子能吸到朱诺的奶,就可以使孩子获得永生。画家在画中所表现的是那个飞翔着的女仆正把孩子突然送到朱诺身边的那一刻。由于朱诺毫无准备,不禁有点张惶失 措,她慌忙地躲闪。身体似乎失去了平衡,这时,朱诺的奶汁飞溅,于是形成今天的银河,所以在英语中银河被称为“Milky Way”。
  这当然是个美丽的传说。画家所以要以此作为绘画的题材,目的在于表现自己的艺术特性。
  他善于准确地描绘人物的运动,不论人物横飞、侧置,任何难以刻划的形态,他都能精确地再现在画面上。同 时,他又善于表现人体,特别是女性裸体的美感与魅力。这幅画就充分地发挥了丁托莱托的人体技巧。作者让女仆以俯身式的飞行姿态从右上角给朱诺送去婴儿,她 与裸体的女神,构成画面的中心。女神是仰面的,倾斜着,在失去平衡中呈露出明亮的裸体,从而与女仆的俯伏形成鲜明的对比。在这一对比之中的是婴儿,他刚伏 在女神的乳房上。朱诺由于受惊而躲闪,从而倾斜躯体,伸开双手,使妩媚的裸体得到
了十分出色的表现。这时,乳汁四溅,使画面的动势又增添一分紧张的气氛。总之,在这幅画里,我们可以看到画家在表现人物的动势上,裸体的美感上,以及光线 变化的复杂与丰富上,都是无与伦比的。此外,在构图上,作者非常注重饱满。周围的小天使、远处的巨鹰 (它象征主神朱庇特)、右下角的翠绿孔雀,都是为了使画面充实饱满而进行的装饰,从而使整幅画显示出一个神奇的神话世界。

  但是也不得不指出,《银河的起源》并不是完美无缺的。虽然它充满了想象力,可是在人物的心理刻划上表现得很不够,女神的惊恐与突感意外的神情,没有被深刻地描绘出来。画家只是注重于表现人物的运动,裸体的美和空间的处理,却忽略了人物内心感情和心理的微妙变化。


画家迪科塞尔作品

  迪科塞尔 Frank Dicksee ,英国拉菲尔画派艺术家(1835 - 1928 )
  Frank Dicksee 成长在一个艺术家庭里,他的父亲,兄弟和姊妹玛格丽特(Margaret)都是众所周知的画家,且家庭住在伦敦的 Bloomsbury 区。 他最初的艺术教育来自他的父亲,在 1870 年进入皇家专科学校之前. 对他进行培养授课的都是当时出名的资深学者,如 Leighton 和 Millais 。 Frank Dicksee 是一位明星级的学生并赢得了许多赞美和奖励。同现在许多其他的艺术家的早期情况一样,他花费大量的时间在绘制书籍的插图。 在1870年中期他的作品被英国皇家艺术会员展示并在著名的Grosvenor 画廊展览。
  1877年名为“协调”的画作在艺术学院的展示给Frank Dicksee带来了无比的荣誉。他的作品开始被私人购买收藏。
1881年Frank Dicksee 被选举为英国皇家艺术会会员。并且在随后的十年之内一直保持该荣誉。大部份他的画作是戏剧性的历史和传奇的故事。同时他也以在绘画中完美表现优雅时髦的女 人肖像而著称。完美的肖像绘画艺术使得当时的贵族妇女以能够成为Frank Dicksse 的肖像画模特儿为时髦。他也有许多风景画作品。他成为在十九世纪中活的较长的艺术家之一。但是在二十世纪初期他非常不快乐。

  1924年Frank Dicksee 被选为英国皇家艺术院院长。1925年他被授以皇家爵士爵位。1928年去世。



骑士 帆布油画
美国《财富》杂志收藏
协调 帆布油画
收藏者不明


罗密欧与朱丽叶
帆布油画 收藏者不明
震惊 帆布油画
收藏者不明


镜子 1896年作品 帆布油画
私人收藏
奉献物 帆布油画
私人收藏


米兰达 帆布油画
美国收藏家Fred and Sherry Ross收藏
埃尔沙肖像 帆布油画
私人收藏

弗雷德里克·莱顿

  弗雷德里克·莱顿 (Frederic Leighton,1830——1896)是19世纪末英国最有声望的学院派画家,他辉煌的艺术光芒甚至冲淡了雷诺兹的影响,成了英国皇家学院派的代名 词。不像19世纪大部分画家那样,莱顿并没有在皇家艺术学院学习,他在布鲁塞尔、巴黎、法兰克福接受绘画训练,1852年他搬到罗马居住,古典艺术给了他 很大影响。1855年,他回到英国,他的作品Cimabue's Madonna展出并被维多利亚女王购买,这是他事业的转折。1878年,莱顿当选为(英国)皇家艺术学院院长。1896年受封为男爵。他是英国唯一获此 殊荣的画家。他于同年去世。



《缠毛线》 1878年 洛德·莱顿 英国 100.3cm×161.3cm 布 油彩 悉尼 新南威尔士美术馆藏
画家沿用古典绘画法则,以学院派绘画的严谨,描绘了缠毛线的母女。年轻的母亲坐在凳子上,姿态优美地绕着毛线,衣裙的表现呈现古典风格;小女孩全神专注地 配合着母亲,扭动着身体,一幅稚气。莱顿以古典手法去表现生活,因而使作品有呆板僵化之感,并且流露出缺少真实情感表现的缺陷。
《阅读》 1877年 洛德·莱顿 英国 63.2×65.1cm 布 油彩 利物浦 萨德利艺术博物馆藏
这是一幅富于情节性的肖像画,一少女盘腿坐于地摊上,认真、专心地在阅读画册。女孩身着的浅黄色衣裙极富质感,与深色的背景形成对比,更衬托出女孩的专注神情。女孩面容娇好,纯洁严肃,显示出较好的教养。整个画面体现出一种学院派的严谨与优雅。


陶醉ger-FredericLeighton-Idyll
海边的希腊少女ger-FredericLeighton-GreekGirlsPickingUpPebblesByTheSea


  《炽热的六月》 ger-FredericLeighton-FlamingJune
这幅画模特Dorothy Dene自80年代(十九世纪)中期之后成为列顿许多作品的灵感来源。独特的视角,加上模特身体优美的弯曲(拉斐尔的许多作品因此而成功,评论家把这称为女性身体的韵律)使这幅画与众不同。艳丽的色彩也使这幅作品格外抢眼

《音乐课》 1877年 洛德·莱顿 英国 92.8cm×118.1cm 布 油彩 伦敦市政厅美术馆藏
莱顿以学院派极其严谨的态度描绘了音乐课的情景。女教师微微俯身帮助女孩调试琴弦,女孩则依在女教师胸前弹拨着六弦琴。这只是一幕普通的音乐课情景,却被 画家描绘得极富美感韵味。女教师面庞秀美清丽,身着长裙,花纹、质地被画家描绘得十分逼真;小女孩则被描绘得天真烂漫,纯真无邪,表情认真,显得十分可 爱。衣服、面部及背景的描绘,都体现出学院派画风,但是这幅作品却有着内在的充实。


少女ger-FredericLeighton-Nausicaa
苹果园ger-FredericLeighton-TheGardenOfTheHesperides

密莱:《盲女》


约翰·埃弗雷特·密莱 《盲女》 86.6cm×61.6cm
  约翰·埃弗雷特·密莱 (1829-1896),生于英国南安普敦。父为当地有名望的人物,酷爱绘画。密莱8岁全家迁居伦敦。9岁被送入萨斯领导的绘画学校。密莱是“拉斐尔前派 协会”的奠基人之一。密莱交游广阔,善于人际关系。1885年获得男爵称号。晚年又被皇家美术学院推选为院长。1896年因患喉疾在伦敦去世,享年67 岁。

该作品是密莱运用古典画法,一丝不苟的刻画出一对流浪儿在雨过天晴后的神态,盲女聆听着小伙伴对大自然的描述。

  作品现藏于英国伯明翰市搏物馆与美术陈列馆。
 

用户评论(共0条评论)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用户名: 匿名用户
E-mail:
评价等级:
评论内容:
验证码: captc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