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扮小丑的保罗》
朵拉﹒玛尔画像
坐在红色座椅上的女人
有胡子的男人
雕塑家
半身女子像
《坐着的年轻女孩》
|
中国馆一层展厅内的62件大师真迹囊括了毕加索从少年至晚年8个创作时期的作品,参观者可一睹其在不同绘画阶段,包括童年时期、蓝色时期、玫瑰红时期、立 体主义时期、古典主义时期、超现实主义时期、蜕变时期以及田园时期的代表性作品。其中多幅传世名作诸如《赤足女孩》、《雕塑家》、《坐红色扶手椅的女 子》、《朵拉·玛尔肖像》、《玛莉·泰瑞莎肖像》等,件件都是稀世珍品,更是欣赏、研究毕加索创作无法绕开的经典名作。
1983年,在当时的法国总统支持下,曾有25幅毕加索作品来上海巡展,那是首次在我国举行的毕加索画展,至今已近30年过去。此前虽也有一些毕加索作品 零星展出,但多为版画作品。这一次毕加索博物馆一下子携带62件画作及50幅关于毕加索的生活摄影照片亮相,展品估值超过60亿元。
《赤足女孩》是毕加索在14岁时的作品,对技巧的运用已显得驾轻就熟。画中所传递出的强烈视觉震撼和情感对比,令这幅名作引人入胜。这幅画并不纯粹以技法取胜,画中他让人物正面端坐,却巧妙隐藏了椅子与地面的空间关系;在对女孩衣裙的处理上,毕加索利用光的明暗突出层次感,裙子颜色从红色到暗红色渐变起伏,使得二维画面产生出三维透视的效果。
《朵拉·玛尔肖像》这幅作品创作于蜕变时期。台湾著名诗人、文艺评论家余光中先生曾将毕加索这一时期的创作特点概括为“四肢异位、手脚交错、五官互调,画 丑为美”。他同时强调,正是以此为契机找到巧力,反而会产生别有洞天的欣赏效果。画中朵拉的两个眼睛都同时是看正面的,而她的鼻子又歪向一边,这是表现人 物在转侧之间给我们的瞬间印象。同时毕加索也没有放过背景,背景中包括三个天花板和墙,这些都是为陪衬前景而来的。《朵拉・玛尔肖像》尺寸并不大,主人公朵拉・玛尔是毕加索的情人、蜕变时期的灵感来源,同时也是超现实主义艺术潮流的精神领袖,在作品中,朵拉的一双眼睛 都同时看着正面,鼻子也歪在一边,这是瞬间转侧给我们的印象,也是艺术家把自己所想看到的一切都集中在一个平面上的反映。
《女子头像》,这件作品是毕加索对立体主义的探索在雕塑领域的体现。通过《女子头像》,毕加索首度在三度空间中表现出立体主义风格。这件作品是毕加索 在巴黎蒙马特高地被称为“洗衣舫”的小阁楼上为他的同居女友菲尔南德·奥里威尔所作的一件泥塑头像,后来翻成青铜。头像的处理手法明显地受到非洲雕刻的影 响,他把自然形态下的头部按照本质构成的大小几何面,组合成有节奏的整体。这一点被后来的未来主义、构成主义雕塑家们加以发挥,从而创造了现代雕塑的第一 次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