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现状作为一名画家该如何认清形式,谈到这里我不得不想到跟美国华裔职业油画家蔡楚夫讲诉的美国艺术品市场规律来,据蔡老介绍,美国的油画市场大致可分为五个层次, 非常有规律和规则,互相影响互相制约,互不侵犯,第一类就是街头摆摊小店买的行画,相当于装饰工艺品,市场非常大,美国人很多都是租房住,每次重新搬房, 家里客厅、卧室到洗手间都要挂上油画,一般一年左右就会全部跟换,最长的不会一张挂画看三年,此类油画主要是临摹世界名画,价格也不高,这类作品占有市场 总量60%左右。画这类画家多是业余学画的爱好者或是国外如中国制作的出口行画。第二类是中小型画廊卖的原创的油画作品,这类的画廊将不是很出名但是画的还不错的在本地发展职业画家签约,以年薪或代卖的形式合作,销售价位要比行画高几倍,这类的作品占市场总量20%左 右,主要消费的客户为企业的高级白领,律师等人,他们往往对某个画廊常光顾,对他们喜欢的画家作品也会长期购买,而专为这类画廊作画的画家都是以画画为职 业,他们大部分都很会跟据画廊客人的喜好作画,价格和销量也较为稳定,十几年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自然没什么特殊原因收入也是稳定的。第三类是一些有一定 的品牌和名气的画廊,他们代理的画家多是一些有一定的名气,或该画家在学术上有一定的风格,这类的画廊会经常给他们签约的画家请一些专业的策展人主办各种 形式的展览,为其编辑整理艺术评论做各种媒体的宣传投放,这类型的客户往往是成熟的油画收藏家,并经常在拍卖会上现身送拍和收购,这类型的作品在整个全美 油画市场总量大概占有10%,可以说这三类的特点画家均以市场需求为原则,跟 据客人的需要而画,只是不同层次和价位的不同而已,而第四类是美国传统遗留下来的油画,有的家庭好几代人都收藏留下来的作品,这些作品伴随着各种故事在市 场上交流,其中不乏很多世界名画,其价值跟据其传播的数量和收藏者的故事不断在增加,这些作品绝对是见证收藏家财富的一个强有力的表现形式,这类作品数量 也许占总量的不到10%但其价值往往占销售总量50%都不止。另外一类恰恰和前几类有别,为各民间艺术基金或政府艺术基金赞助创作的艺术家 ,他们的作品往往让大众很难接受,也很难让收藏家买单,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试验性,每次搞大型创作前先写申请计划,这些画家只能寻求政府的资助来画画。
就美国的油画市场的份额的分部来看中国,首先从体制上看就有所不同,现在活跃于拍卖市场的高成交额的在世画家,主要以各美院的教授和美协、画院等所谓的体 制内画家所垄断,虽然中国的经济已经从计划经济现转为市场经济,但是中国艺术圈油画界的体制还是停留在过去,一般画家的成型是先得通过高考美术培训班学几 个月,通过几个月公式性的应考教学,考上几所全国极的美术学院,完成本科四年后,有大部分分配到中学做美术老师,要想继续画画需再读研究生,混张硕士文凭 后,幸运的就有机会留校,如果作品画的老师满意就有机会参加当地美协的主办的展览,由市级到省级再到全国级,每上一级必须参加三次,而负责评选的美协专家 多是当地的体制内有话语权的画家,每次入选和获奖名额都是有限的,唯有按关系推荐,获奖入围的大部分是这些专家的亲戚、学生、或朋友,当拿到这些荣誉后, 基本上可以在画家简历档案里荣耀了,再参加几次展览就不觉得空了,可是此时之前的过程画家的作品并未收收藏者的检验,很多画了很多年的画家开始都从未卖过 自己的作品,而入选体制内的展览都决定少数几个评委的意识,从这个过程来看,画家和市场(油画消费者)几乎完全没沟通,而少数购买油画的客人只能看画家的 简历消费了,购买者往往并不是真正懂得欣赏该作品和其价值,更多的是盲目的以投资为主要目的,最终因难以兑现不得不对油画望而却步。
油画作为一种舶来艺术在中国也有近百年历史,几代人的努力以经形成了其特有的中国魅力,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受政治的利用,艺术投机人的利用,专业画家观念上很少有专为中国大众欣赏提供服务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