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rnand Léger
费尔南·莱热
费尔南·莱热(Fernand Leger,1885-1955)——机械立体主义大师, 出生于阿尔让当,少年时曾做过建筑学徒。他1900年去巴黎,当过建筑绘图员,曾在一家照相馆修描照片。1903年,他进入装饰艺术学院,开始了其学画的生涯。他起初曾学印象派和野兽派画风,1907年,在巴黎看了塞尚作品回顾展后,受到极大震动和启发,随着次年立体主义的兴起,其画风发生了彻底变化。他“发现了塞尚的重要意义,他比这个时期任何其他画家都似乎更为拘泥于把塞尚的以圆柱体、球体和圆锥体反映自然的着名论点牢记在心。”(赫伯特·里德《现代绘画简史》、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79年,第46页)。受塞尚影响,他大大地简化其画中的形体,把物象都表现为桶状或管状物的组合,使之看起来有如拼装而成的机械。即使画人物,他也是画得象机器一样僵直、坚硬。他对客观物象的简化,比起塞尚来,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
莱热在第—次世界大战期间应征入伍,当了一名工兵。这段经历,影响到他后来的艺术风格。他曾回忆说:“我突然被抛人一个令人目眩的、新奇的现实之中。……我在机械兵团的新同伴是矿工、挖路工,铁工厂和木工厂的工人,我在他们中间发现了法兰西人民。同时,我被—个在阳光下竖着的、没有掩蔽的、75毫米口径的大炮弄得眼花撩乱:那个照耀在银白色金属上的光的魔力。这足够使我忘却1912—13年的抽象艺术。”(里德《现代绘画简史》,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79年,第47页)。莱热没有像立体派别的画家那样朝抽象的路子上走,而是转向了对现实生活的描绘。他热情地表现那些联系着现代文明的机械的面貌,表现那些普通的劳动者。难怪会有人说:“如果不是在莱热的作品中,又到哪儿去寻找工人和农民,到哪儿寻找颇有节奏的机器歌唱,工厂那毛糙的博爱和置身乡间的平凡愉快呢?”
阅读 La Lecture
Fernand Léger1924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 · 收藏
Portrait of Andre Mare,1901
1907年保罗·塞尚(Paul Cézanne)在秋季沙龙的回顾展改变了他的艺术方向。
Portrait of Henry Viel, a friend of painter Fernand Leger,1904
1909年,莱热搬到了蒙帕纳斯,并结识了许多前卫艺术家,包括艺术家亚历山大·阿奇彭科(Alexander Archipenko)、罗伯特·德劳内(Robert Delaunay)和雅克·利普奇茨(Jacques Lipchitz)以及作家作家纪尧姆·阿波利奈尔(Guillaume Apollinaire)和布莱斯·桑德拉尔斯(Blaise Cendrars),莱热也开始了他的早期的立体主义尝试。
Nus dans la forêt,1910
莱热在 1910 年秋季沙龙上以《森林中的裸体》(1909-11)首次展示了他自己对立体主义的看法,次年他又参加了 1911 年独立沙龙举办的首次立体主义公开展览,1912年他再次与立体派一起在秋季沙龙和独立展上展出。
费尔南 · 莱热《抽烟的人》1913 布面油画
《抽烟的人》这幅作品中,莱热将突出的烟圈转化成了立体派的平面效果,到了1913年,他的作品充满了轮廓清晰,多使用基础颜色的圆锥体。虽然这个时期他的一些作品还带有强烈的具象风格。
费尔南 · 莱热《形式的对比》1913
莱热认为美感不只存在于特定的艺术创作,它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机械装置和制造中。于是这位艺术家与自己所处的周遭世界积极互动,并不断在绘画形式上进行多种实验。作为具有莱热的战场经历,使他与他人之间连带感以及对艺术的爱恋变得不可动摇。虽然他的画风发生着各种变化,但代表他作品特征的通俗的意图、明快的色彩、明朗的气氛和有力的形体却没有改变。但即便是在战地中他也没有中断绘画,在莱热回到巴黎,他决心要在作品中体现更多现代的、大众化的主题。
费尔南 · 莱热《婚礼》 布面油彩 257㎝×206㎝ 1912
这幅画非常别致:乍一看,画面非常抽象;再一看,它却明显地受到了立体主义的影响;再仔细欣赏,就被惊叹到了,画面中实的是人,虚的也是人;大的是人,小的也是人。新郎、新娘,男的、女的,集合成了一个盛大的婚礼场面。也可以说这是一幅融合了抽象、立体、正负图形的世相图谱。从画面的正负图形来看,左边从上至下的实形是着装的新郎,中偏右的实形是着装的新娘;新郎、新娘之间的负形是裸体的新娘,右边的实形新娘背后的负形又是裸体的新郎。这是画面纵向排列的两组主要人物。这场婚礼的吉庆场面,由大大小小众多的切割形块密集集合,可谓大疏大密,眼睛一瞥,便生快感。色彩以红、绿、蓝、黄各显身份,淡雅滋润,气氛温馨。
费尔南德·莱热与勒·柯布西耶
1917年,勒·柯布西耶结识了画家阿梅代.奥赞方( Amedee Ozenfant ,1886-1966年),并一起创造了纯粹主义理论;这种理论在本质上具有新柏拉图主义观念,将一切艺术表达都缩减到抽象古典的纯粹性之中,反映出机器式的美学观。干净的线条、纯粹的形式与数学上的清晰性均受到高度评价。1918年,他们发表了题为《立体主义之后》( After Cubism )的论文,指责立体主义风格的扭曲变形;1920年,他们又发表了《纯粹主义》( Purism )一文,以此来命名其理论。勒·柯布西耶也是画家,他以"夏尔﹣爱德华·让纳雷"的名字创作绘画、写作文章。与伙伴奥赞方一样,他的作品多为静物,采用了立体主义多点透视的手法,但是将物体简化为机器形态的几何形式,布局在与画面平行的平面之中。
立体主义艺术家费尔南·莱热( Fernand Leger )成为了纯粹主义的追随者,尽管他从未曾称自己是纯粹主义者。莱热确实倾向于这种观念,因为他在20世纪10年代早期就创作出具有机器面貌的立体主义人像,同时他还是坦率的社会主义者,拥护现代性与技术进步。然而在20年代早期,莱热的风格反映出让纳雷(勒·柯布西耶)和奥赞方所提倡的机器式几何性与古典主义特征,1921年的作品《三女人》或《大餐》( Three Women 或 Le Grand Dejeuner ,)
就表明了这一点。圆形与圆柱构成了几乎面貌相同的女性裸体形象;而头发和面部等部分也十分相似,几乎到了可以相互置换的程度。
费尔南 · 莱热
《三个女人》
1921
现藏于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事实上,画中的物体看起来都是机器制造的产品,与人物一样,都被简化为立方体、圆锥体、圆柱体和金字塔形式。有生命的对象与人造对象几乎无法区分,这两种类型都按照一定秩序布局在水平线与垂直线构成的致密网格里,毫无深度地附着在画布表面。在色彩方面也保持了最基本的选择,即调和出一切色彩的原色与间色。尽管我们看到的是妓院场景,但莱热还是选取了大型裸体这一古典题材。通过将该题材置入当代世界和谐完美的技术面貌之中,他让古老的题材跟上了时代步伐。就像修拉在30年前所做的那样,莱热实际上告诉我们:机械与科学是新古典主义和世界秩的基础。
费尔南德·莱热《形成对比》(Contraste de formes),布面油画,84×73.5cm,1913年,于纽约佳士得以7006.2万美元成交
机械元件 Eléments mécaniques
Fernand Léger1924 - 6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 · 收藏
站着的两个女人 Les deux femmes debout
Fernand Léger | 1922
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
室内的女人 Femmes dans un intérieurFernand Léger1922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 · 收藏
莱热 在 1945 年写道:“现代绘画中的对象必须成为主角并推翻主体。如果反过来它可以极大地解放现代艺术家的可能性。” 他在 文章《我如何构思人物》中详细阐述了这一想法,“抽象艺术作为一种完整的启示出现,我们能够将人物视为一种可塑性价值,而不是一种情感价值。这就是为什么在我的作品发展过程中,人物形象一直故意不表达。”
到了20年代后期,立体主义的动力消失。而后,机械尚存,莱热画作的元气却丧失,留下的是精准却生疏的描绘。格林伯格便曾如此评价二三十年代的莱热:“人们能够感到这是一双设计者而非画家的手。”晚年来临时,艺术家的气焰已经不在,画面走向平静和谐,或说堕入“无聊”。此时期,大部分作品的拍卖价也无可避免地滑落,难与巅峰时期相较。(时尚芭沙艺术于明袆)
费尔南 · 莱热《两只鹦鹉的组合》
布面油画 400×430cm
1935-1939年
现藏于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
在立体主义运动中,莱热并不是完全置身其中的人物,但他无疑是该流派的一个核心者,他的那些无论在主题还是在形象上都与现代工业文明有着紧密联系的绘画作品,造型清晰,色彩鲜明,在立体派绘画中别具一格。
◣ 休闲 Les Loisirs-Hommage à Louis David
Fernand Léger | 1924
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
费尔南德·莱热《Le grand parade》,纸本水粉、水彩和笔墨,76.2×105.4cm,1952年,于纽约苏富比以43.7万美元成交。
他在画中以浓重的原色调创造如机械般的人物,结构和造型线条均带有机械特征,充满齿轮、曲柄、钢管等,来描绘出20世纪奔忙的生活。
这一时期他作品颇丰,既是立体派风格,又具有未来派特色。
费尔南 · 莱热《蒙娜丽莎—钥匙》布面油画 1930
莱热最著名的画作当属1930年的《蒙娜丽莎—钥匙》。我们可以清晰地从上图的画作的右侧是达·芬奇著名的画作《蒙娜丽莎》被画成了明信片,而画作中间则是一串钥匙扣,就是莱热工作室里的那个钥匙扣。这是两种元素的碰撞,明信片是属于工业社会的产物,几乎每个人都可以拥有。莱热正是处于那个工业时代,那种冲击是巨大的,人们从农业社会解放,见识到工业社会的种种变化。而莱热喜爱把这些工业社会的元素放在一起,形成一种惊人的现实。
费尔南 · 莱热《机械师》布面油画 1920
莱热曾四次前往美国,最后一次是在二战期间,1940年—1945年,他在美国流亡,那时他开始了解美国人的生活,了解现代化的生活。战争后,莱热回到巴黎,他决心要在作品中体现更多现代的、大众化的主题。1912年的秋季沙龙展旁正好还有一个航空飞行展。一位十六岁的机械师在看完航空展后又过来参观画展。“机械师穿着鲜艳的现代工人服装,让展出的绘画作品黯然失色”,这是莱热对当时情景的描述。1920年莱热创作了作品《机械师》,而推进器及其他机械部件也都进入到了莱热的画面中。
费尔南 · 莱热《红色背景上的大型游行》布面油画 1953
《红色背景上的大型游行》创作于1953年,是末年《马戏团》系列的一部分,这个系列是莱热首批陶瓷浅浮雕,他专门为制作陶瓷作品而创造了一种构图。在大型的艺术创作中,莱热曾参与一座教堂的装饰工作,为此设计了17扇彩色玻璃窗,并为主祭坛后方的挂毯绘制图纸。
◣ 机械元件 Elément mécanique
Fernand Léger | 1924
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
一次世界大战中参加了凡尔登战役,之后进入了“活力时期”,创作了一批描绘劳动者的图画。1920年代到1940年代,莱热往返于法国、美国之间,1935年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举办了个人展,1945年加入法国共产党。晚年转入古典主义风格,曾为联合国总部作画。1955年获圣保罗双年展大奖,同年逝世。
“美本身并不存在分类与等级。美无处不在,既可以在博物馆里,也可以在厨房白墙上挂着的一套平底锅里。”费尔南-莱热(Fernand Léger)的这句话像一首对观察自由的赞美诗一样响起,拒绝了美术和日常生活之间既定的等级制度。艺术家感知到现代生活的审美力量,充满活力和色彩,以及这是个非凡挑战对当时的艺术家所传递表达这个思想观念。
费尔南 · 莱热《建筑工人》 布面油画 162 ×129.5 cm 1950 现藏于英国 · 苏格兰国家博物馆
这幅《建筑工人》是画家罕见的群像画作,也是他《建筑工人》系列作品中的最后一幅。画面以红、黄、黑平涂,钢铁制成的脚手架虽然表现了强硬和力度,画面展现了多个自然元素,比如蓝天、白云等,莱热希望重申自然这个因素,却成为了天空的点缀。这幅作品也象征了不同阶层之间的和解,我们可以从画作中看到对人与大自然重新结合的期望。他认为人类不能击败自然,而且必须尊重自然。有人说《建筑工人》是莱热一生创作的概括,也是他对未来的愿景。在这幅作品中,工人们不再是早期的金属样制品,而是显示出儿童般的欢快,这几乎是莱热一生都未表现过的题材。
《Manufacturers with Aloe》1951年
《建设者》 休息中的团队,1950年
《TÊTE DE FEMME》1949
《乡村党》,1953年
《建设者》(献给路易斯-阿拉贡的石版画),约1950年
马蒂斯说:“一切艺术家都带着他们时代的烙印,最伟大的艺术家则是那些印痕最深的艺术家。”莱热的艺术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当下这个新机械时代可能具有的艺术魅力。在莱热的作品中没有任何拟古的痕迹,没有对历史和文学的参照,更没有神话、抒情和浪漫,只有力量和意志、秩序和诚实。
1981 年秋冬,圣罗兰 / YSL 礼服裙体的花样借鉴了莱热在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作品风格,Yves Saint Laurent 以礼服设计形式向机械立体主义大师费尔南德·莱热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