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艺术欣赏 > 《中国油画》:智慧自备与精神割礼 - 王永生油画艺术评述

相关商品

浏览历史

《中国油画》:智慧自备与精神割礼 - 王永生油画艺术评述
史晓明 / 2021-08-08

 

 

《中国油画》:智慧自备与精神割礼

《逝去的歌》

文 / 史晓明


听王永生讲和田正在发生的故事,可以加深我们所指的精神现象的明确位移印象;


深居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内腹的人们,在远离现代都市的天籁中,仍然还保持着古朴的生存方式,更有甚者,还有一种人似乎与当地风气都毫无干系,它们象似中世纪时代的苦行僧,纯粹一个当代的云游者。


他们的言行也不被汉族甚至穆斯林同胞们所理解,他们非常自爱,从不做伤害别人的事情,也从不讲明自己的道理,只是在乡村、沙漠、圣地之间“坐禅”、“悟道”快活生存,他们的“道业”没有承继关系,更谈不上派系之分,他们的穿着特异,尤其内衣十分洁净,他们对自己所处的时代毫无疑问,只沉浸在个体的对自然、对生命的自发状态之中,那种淡泊的方式真有些“圣人体无”的味道,因为大多数的人均在体会“有”的滋味,而“无”则只有“超凡脱俗”的人才可能偶尔察觉,作为生命现象,大凡脱离世俗的人往往是在觉悟某些从无到有、再从有到无的常识性问题。


当然,这种常识应该带有原生状态的一般性质,并且还提示平常被忽略的不经意的事理,而不是盲从于眼前的热门话题,特别是在艺术界,主流之外的个别现象尤其突显,如果回顾现代主义时期以来更是突出,他们靠着自盈的意识、想往悠闲的兴致、享受生命的神秘、而且钟情于精神的割礼,召唤着思想的造化。

《中国油画》:智慧自备与精神割礼

《苦行者之三》100x80cm


古代的和田称于阗,曾是丝路南道,东、西交通贯穿着四大文明,各种信息随商业、宗教、民族间的交流而相对通畅,和田的独特魅力最早来自玉石,汉唐的佛教艺术所造就的文化名流以及历史传奇故事等使得古代于阗闻名遐迩。


可是,公元十世纪以后的于阗则大不相同,同样是背靠昆仑、面向沙漠,那里渐渐失去了往日的喧闹,与当今经济发达地区相比,和田几乎成为一个寂寥的死角。


然而,有如前述,和田的民风纯朴,时空随人们相互友善的目光而宽容豁达,表情的真实也用不着现代艺术的抽象思维,那里自有静穆的生活吟唱、浓郁的绿洲之情、灼热的沙漠换歌……因此,当下的和田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关于当代人文主义的冥想天地,也给艺术家准备了一块清洗灵魂的祭坛。

《中国油画》:智慧自备与精神割礼

《小憩》130x150cm

看王永生的油画作品,初看表象很容易给人一种古代典美的理想境界,如写实的语言、艳丽的色彩、乡土风情犹如诗情画意般的伊甸园情趣,而且完全可以用传统文学的手法叙述如下:


由于和田农村的生活缺乏丰富多彩的内容,所以画布上就必须出现热烈的色调;


日常的重复劳作缺少戏剧性的冲突,故而艺术家的笔下会相应制造出典型的舞台效果,单调的日子日复一日,画面中的人物表情态就充满着期盼;


鉴于宗教氛围的神圣,人们的姿态就内聚收敛等等。


其实不然,王永生的油画艺术充满着“智慧自备”与“精神割礼”的素养。


所谓“智慧自备”的道理主要应该体现在生物学的遗传信息方面,而魏晋的“玄学本体论”还应该注入艺术家对自然、社会的非凡自省能力以及对当代科学技术的”物得其真“的思维方法,它实际上与精神割礼“异型质连、物心同体:”精神割礼“的理念应当反映在时代的观念与人文品质的自觉意识方面,它不具革命性,俨然是一种彻底的安全防御措施。

《中国油画》:智慧自备与精神割礼

《悠悠 巴拉曼》130x150cm

虽然现在的人们大致具有自备的智能,但个人对世界的感悟却是有差异的。


由此,人们凭借这种千差万别的思绪,丰富着多彩的生活。


不过,并不是说生活在一个人文积淀深厚的地方就一定会领悟到思想的真谛,文化脉络的承接也并不是呈逻辑直线型的发展,结果历史会经常发生文化丢失现象。


因而,探寻发现有价值的东西,并让其存留下来的是那些既有自足的智慧、又善于将形而上的东西艺术化的人的专长和义务。


王永生的和田情节,其生存方式也类似于前面所讲的孤独的行者,活在那里无染无着,似乎又无话可说。


在镜像记忆的特色序列中天然地植入了通解的活性因子,至到上中学,他的维吾尔族表达能力还超过汉语的应答方式,(课堂上老师提问时他随即说能不能用维吾尔族语回答),可见他的血液中潜流着了自己都无法道明的亲和力,他的图式联想与暗示只能从他的绘画语言中去寻找;王永生的油画语言无可非议地挪用了古典形态,这与他在和田的生存状态有着千丝万缕的割舍不掉的情感相关联。


但是,细读他的画面情节和寓意等都无不渗透出他对生活、艺术独特的观察角度与思考方法。

《中国油画》:智慧自备与精神割礼

《和田农妇》100x80cm

当下的和田在保藏人性的特质方面要比都市纯朴的多,它除了给人们提供了怀旧思乡的语境之外,还可以让我们去追忆远古岁月时所揭示的古典知识为什么会过份地遮蔽苦难而欣然地推崇理想美的境界。

《中国油画》:智慧自备与精神割礼

《进城》130x162cm

王永生的画面内涵敢于直面现代性的幸福/苦难观,他能够感觉到这个时代蠕动着的精神细胞,他正在努力地做一名灵魂自救的自我奖赏者,并逐渐有资格来为平庸者担忧,他的那些“无公害愉悦”的故事不妨可以滋润和调节都市人群的焦虑心态,并平衡着那些被物质文明异化的招魂者的体魄,因为他从周围的活生生的生活中触摸的生命境地的脉搏以及宁静、安祥的人们对现代时间与速度的蔑视,那些对现代化的隔膜者的无奈生活的人们在他的笔下被复杂交错地置于在既美伦美焕、又深沉惆怅、既安闲自在、又悲凉迷惘的创建意识之中,也许是王永生自备的智慧里有乐天的成份,或许又是他在悲壮“精神割礼”过程中散落下的良知。


总之,他的艺术构想中的不可名状的意绪可能就是所期望的永恒的善的终结。


2003年7月16日

《中国油画》2004年第5期


史晓明教授:出版《克孜尔石窟艺术论集》《克孜尔石窟岩画研究》《新疆当代艺术十年》等专著8本,内容涉及佛教艺术、美术评论、生命美学、丝绸之路美术等


王永生

1962年出生新疆和田民丰

•2019年8月8日 “异乡人-王永生个展”(美国费城)

•2018年6月10号“异乡异客 - 王永生绘画新展”(北京)

•2017年4月2日“烈焰焦土-王永生个展”(北京)

•2002年2月“王永生油画展”(北京)

•1995年9月“王永生油画展”(美国波士顿)

•1995年10月“王永生油画展及学术报告会”(美国MIT学术厅)

•1995年11月“王永生油画展”(日本大阪)

•1992年10月“王永生油画展”(中国社科院文学所、新疆西域艺术研究会、瑞典 民族博物馆、斯文•赫定基金会)(新疆和田)

 

 

用户评论(共0条评论)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用户名: 匿名用户
E-mail:
评价等级:
评论内容:
验证码: captc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