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出价》剧照
艺术品是时代的避风港,也是情感与审美的闪念。感性、情怀与审美,为艺术买单的原因多种多样。 “艺术不是一种技艺,它是真实情操的表白。”随着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艺术交易,也从一个小众、边缘的市场,逐渐变成了备受人们关注、集聚同好的领域。 我国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和地区,比如北京、上海、香港,是目前国内艺术市场的重要阵地,大量的拍卖行、画廊、艺术品博览会、线上交易平台充斥其间;重要的拍卖和艺术品博览会,也都会选择在这几个城市举办。甚至,国际顶级画廊也集中于此。 对艺术品及其价值在意的人们,开始习惯于讨论和关注这个市场,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并尝试购买、收藏,为艺术品买单。 上海琉璃艺术博物馆 人们购买艺术品的目的也各不相同,可能是为了装饰家居,可能是执着的收藏者,可能是一时兴起的冲动,也有的只是投机炒作。 作为一个Art Dealer(艺术交易人),温钦画廊经常会被一些“理智”的客人问到,“为什么我要买艺术品?” 的确,很多人在购买第一件艺术品之前,都会面临这个绕不开的问题。而在自己的工作实践中,我也的确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来思考:这个客人为什么购买这件作品?为什么这个客人不买那件作品? 我的结论是,这其中既有可供归纳的群体性规律,也有极为有趣的个性化原因。 时代的避风港 通常来说,人们在刚刚接触艺术品市场时,都会比较看重艺术品所承载的金融和财富功能。 这一点从外界对艺术的探讨可见一斑—只要谈到艺术品收藏,首先都和投资行为联系在一起。 完全没有收藏和购买艺术品经验的人,对艺术市场的初次印象,可能就是一锤定音的拍卖现场、令人咂舌的天价拍卖价格。 比如,我们经常可以在朋友圈和媒体上看到某某作品拍卖金额破纪录的刷屏现象。 6月26日,香港苏富比拍卖行,一个清朝乾隆时期的花瓶拍出6300万元高价 不可否认的是,艺术品确实承载了相当的财富功能。中国有句古话“盛世藏古董,乱世买黄金”,就是强调了艺术品的储值或者投资功能。 尤其是在二战后,金融对这个世界更加重要,艺术市场与金融市场的结合也越来越紧密。 所以,当我们讨论艺术品收藏时,“钱”是回避不了的一个话题。刚接触收藏领域的人,很难理解或者判断艺术作品的文化价值,目光自然会盯在价格上,以为收藏就是投机于高回报的生意。但这是很片面的。 不过,这种片面的理解也是关于艺术品收藏的必经之路,即使是很多大名鼎鼎、深谙艺术逻辑的著名收藏家,当初也是因为这一点才开始了收藏艺术品的旅程。 邮轮上的艺术品拍卖会 只不过,真正的收藏者会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学习、体验到艺术的价值,其收藏也在所谓的“生意”之外,拥有了新的乐趣。 如果一直把注意力放在艺术品的财富功能上,不但很无趣,而且很危险。如今,我们经常听到很多资深收藏家感叹,早年间因为这份在意,反而交了很多“学费”。 待到稍微对艺术市场熟悉些,艺术品便不只是艺术品,更是兼具社交功能的一份“社交货币”。 很多人进入艺术市场,最初的经验都是画展上的社交场景:开幕式上的香槟、收藏家的晚宴等等。 的确,艺术市场也是一个社交场域。 人们在购买艺术作品的时候,这些作品也在未来成为收藏家身上的各种标签,此后,无论是社交媒体还是杂志上的收藏家专访,都是对藏品带来的标签的强化—艺术品可以成为很好的社交谈资,比其他“烧钱”的方式来得更加优雅。 艺术品博览会上的重头戏就是VIP的预展,甚至还出现了VVIP或SVIP,这其中的微妙自不必说。 艺术品博览会上的重头戏就是VIP的预展,甚至还出现了VVIP或SVIP 收藏家们在预展上不仅要打打招呼,还要抢在其他藏家之前对心仪的作品下手。 聪明的画廊当然会利用这一时机,在艺术博览会期间,主办方、Dealer、奢侈品品牌更是轮番登场,纷纷组局。 而对于收藏者来说,热闹过后,当有朋友来家中时,不经意介绍起自己的艺术收藏,瞬间就甩出那些扭扭捏捏的攀比豪车豪宅的“凡尔赛”人好几条街。 不过,真正伟大的收藏者,是不会在意艺术品的金钱价值或是社交功能的,他们只在乎艺术真正的价值。 电影《最佳出价》剧照 身处任何时代,个体都势必沾染那个时代的局限;人的生命有限,无法突破“当下”造成的困局,但艺术可以超越时间,带领我们突破当下的局限。 我们会被金钱、财富、社交困扰,表层的艺术收藏似乎可以“解决”这份困扰,但资深收藏者们真正的收获,恰恰是可以通过艺术品的“避风港”摆脱这些困扰,在艺术的世界里找到安宁。 著名收藏家刘益谦在一次访问中被问到为什么要收藏艺术品,他的回答是:自己因为时代的原因没什么文化,因为没文化就会觉得关于“文化”的一切都充满压力,进而排斥学习。 著名收藏家刘益谦 而收藏艺术品,就是要让自己突破这个边界,让自己去学习。 突破自己人生的边界,这已经是比“在艺术中躲避风浪”更高的境界。 而张伯驹先生千金散尽,为的是不让国宝流到海外,再将藏品捐给国家,为民族延续了文化香火—这更是另一种境界。 一只青蛙的情感共振 除了财富、社交、精神境界等共性,我在学习和工作实践中也逐渐发现,每个人由于文化背景、生活环境的不同,对艺术的理解也完全不同,在收藏的过程中,也会有各种其他细微有趣的“买单原因”。 笔者在巴黎读书时,一门课的老师是巴黎资深的Antique Dealer(古董交易人),他在他的古董画廊的角落里放了一幅小画—不知名的画家,题材也不讨喜,只是画了一只青蛙。 这位老师自己也没有很喜欢这幅画,他觉得可能这辈子,这幅画都要跟他在一起了。 有一天,一个人先是在橱窗外站了很久,再走进来,走到这幅画前面,又看了许久,最后问了价格。从问价格的方式来看,这位不是画廊里的常客。后来,每过一段时间,这个人都会来看这幅画。终于有一天,他进来把这幅画买走了。 我的老师除了窃喜,也忍不住问了一句,“您为什么会买这幅画?”那人的回答,让我的老师无法理解却又印象深刻。 他说,这幅画让他想起了他的妈妈。我没见过那幅画,更不知道这一幅青蛙和那人的母亲有什么联系,不过这种情感一定非常真实—那人为自己感受到的情感共振买了单。 再说一位G先生,他是我国目前十分重要的当代艺术收藏家。他虽然不是我的客人,但我们却成了朋友,一见如故。 G先生的收藏以中国当代艺术为主,是很重量级的收藏。 当我知道他是如此重要的一位收藏家时,免不了好奇他为什么要做收藏。G先生早年出国留学、工作,那时中国人在海外的地位跟今天没法比,在文化艺术领域,则更加没有话语权。 10月9日,英国伦敦佳士得画廊展出即将拍卖的油画 G先生后来回国出任跨国企业的高管,早年的海外经历和不错的经济实力,让他总想为我国的文化教育作点贡献。 他尝试为慈善组织捐了很多钱,但沟通中间难免也有失望。 后来,G先生接触到了当代艺术,他觉得这是让外国人了解中国的很好方式:中国有很好的艺术家、很棒的艺术品,这些值得被世界看见。他开始通过购买艺术家的作品来支持他们的创作,同时也支持画廊的发展。 G先生的收藏中,有那一代人对国家的情怀。他以国际视野的大格局,用他的方式,支持了这个时代的艺术发展—G先生为他的情怀买了单。 还有一位C先生,是我的客人,从事投资领域,早年文字媒体的工作经历,让他仍保持着知识分子的气质。C先生每年都会收藏几件欧洲雕塑家的作品,都是由我将艺术家的资料整理好交给他,他从中挑选。 记住这些艺术家的名字是很难的,C先生的选择几乎是匿名“盲选”,不看作者,仅关注艺术品本身。 但经过几年,当我回头整理资料时,惊奇地发现,C先生选中的收藏品里,有很多同一个艺术家的作品,而其他的作品,也大多在同一个时代或拥有同一种风格。 这是一个收藏者的审美逻辑— C先生为他的审美买了单。 当然,正像群体性经济、社交规律中时常闪现感性、情怀与审美那样,为艺术买单的原因多种多样。 而面对艺术品时,我们或许可以不必多想财富与社交,放下“为什么”的执念,真诚面对艺术这件事—艺术不是技艺,它是艺术家体验了的感情的传达。 那么,我们都会在其中汲取养分,拥有收获。